对左良玉和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随着李自成的大顺军队的势如破竹,距离北京越来越近,崇祯帝朱由检终是坐不住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试图抵御李自成的大军,于是诏天下勤王,并且亲自点名地方的实力派将领入卫北京。
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帝也是想尽办法拉拢一切力量,于是封吴三桂、左良玉、唐通、黄得功俱为伯,让他们火速带兵支援,还点名了山东总兵刘泽清等人。
要说崇祯帝点名的这些将领中,以左良玉的实力最为强大,明史记载“玉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
也就是说史书记载左良玉拥有八十万大军,号称拥兵百万。不过一般来说,这种记载应该多少有些水分,不过左良玉手中有个六七十万,或者说五六十万大军应该还是有的,可以说左良玉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地方实力派将领,在崇祯帝点名将领中自然实力最大。
而吴三桂的关辽军队拥有大概五万之众,虽然数量略少,但常年镇守边关,抵御关外清军,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也是不可小觑的存在,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军队数量略少。
但尴尬的是,崇祯帝号召天下勤王,并且亲自点名的几位地方将领,只有实力很弱的唐通带领八千人到达北京。其他将领则是借故推托,诸如左良玉一直拖延时间,慢吞吞的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进呈朝廷,结果没等到回复北京就沦陷了。还有刘泽清更是直接谎称坠马受伤,拒不奉诏。
那么为什么这些将领见死不救呢,今天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首先来说说吴三桂这个人。
吴三桂与其他将领有一个不同之处,他的确是奉诏入京了,没有借故推托,或者找其他理由拒不奉诏。
但吴三桂还没有到达北京,北京就沦陷了。关于这点有所争议,有人认为吴三桂不想为已是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卖命,所以是故意拖延进军速度,以静观其变,来争取最大利益化。有人认为吴三桂从宁远撤兵,还要带着大量百姓入关,所以自然是耽误了进军速度,也是没有办法。
关于这个争议,参考之后吴三桂的所作所为,宋安之个人倾向于前一种吴三桂故意拖延时间的观点。
而其他将领为什么见死不救呢?
一是明末军队已经开始军阀化,朝廷对其控制力大不如前。
因为到了王朝末年,为了镇压地方起义军,所以朝廷不得不放权于下。而且明末国库空虚,经常性拖欠军饷,军队对于朝廷的忠心自然大打折扣。
而军队军阀化,意味着将领掌握了实际权力,军队的控制权在于将领身上而非朝廷手中,所以将领自然视军队为私物,视其为自己的本钱,自然是不愿意军队在战争中被损耗。尤其是这种支援战,又不是守自己地盘的战争,一旦耗尽,军队没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就没有了。
尤其是当时李自成大军势如破竹,北京岌岌可危的局势下,更没有人会听朝廷的,在乎崇祯帝的命令了。
二是崇祯帝在位十七年的自毁长城之举,使得这些将领宁可选择壁上观,也不愿意去支援北京,因为害怕没有好下场。
虽然地方军队已经军阀化,但毕竟地方将领也是受过朝廷恩惠的,岂能真的没有一点人性吗?
只能说崇祯帝的作为是一大关键,崇祯帝这个人是生性多疑还刚愎自用,又极度不信任武将,结果是忠心的将领没有好下场。
诸如名将卢象升,就是被大臣杨嗣昌和监军太监高起潜合伙害死的。
忠心朝廷的孙传庭战死沙场,结果崇祯帝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
还有袁崇焕,皇太极兵临城下,袁崇焕率领军队前来支援北京,结果袁崇焕的下场是被下狱处死。
还有唐通率领八千人到达北京以后,虽然崇祯帝很高兴,是慰问再三,并且赏四千两白银犒军,但结果呢,还是因为不信任武将的原因,依旧派监军太监杜之秩与唐通去守居庸关,说好听点是协助他,说不好听就是不信任唐通,并且要架空他的兵权。
但讽刺的是,李自成的大军到达居庸关以后,唐通出战还没怎么打,监军太监杜之秩就赶紧开关投降,唐通一看事已至此,皇上信任的太监都是如此,自己又何必拼命呢,所以干脆也是降了。
试问崇祯帝如此作为,这些将领又怎么会放心去支援北京呢,当然是害怕落得一个不得好死的下场,所以他们自然是选择了做壁上观,选择了见死不救。虽然这点让人不齿,但不得不说的是,崇祯帝这个人的风骨虽然让人钦佩,但驭人之术还是差得太远,所以才导致关键时刻众叛亲离,大部分将领见死不救,以至于落得一个自缢的凄凉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