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盛宪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孙策为父报仇,西征江夏,击杀仇人黄祖,后取豫章。曹操看到孙策在江东坐大,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此时河北崛起的袁绍,让曹操无暇东顾,于是曹操派人向孙策示好,跟江东孙氏联姻。
孙策也不愿偏安江东,有心一统江山,迎接汉帝,匡扶汉室(都是托辞)。于是趁着曹操领兵与袁绍对垒官渡的时候,暗中调动兵马,准备北伐。但不巧的是,农历四月初四,在丹徒围猎的孙策,遭遇许贡门客的袭击,虽然最后三个刺客全灭,但孙策也伤重不治。在孙策弥留之际,交待后事,将江东托付给孙权。
孙权成为江东之主,虽然年纪尚轻,但为巩固在江东统治,所做举措跟兄长别无二致。对于不肯依附归顺的人才,尤其是社会上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世族门阀。孙权不顾“杀贤”的恶名,选择跟兄长孙策一样的方式,将这群英豪斩尽杀绝。下手残忍程度,不逊于杀边让,害孔融满门的曹孟德。
当时还在世的孔融,向曹操提出建议,让曹操以朝廷的名义,征召江东名士盛宪。
盛宪,字孝章,吴地会稽郡人,被州郡举孝廉。虽然在《三国志》中并无专门传记,但正史上盛宪和孔融交情甚好。盛宪曾官拜吴郡太守,在江东非常有影响力,但因身体不好,不久离职。因为继任者许贡跟盛宪关系不好,盛宪为了避祸,在他人的保护下,藏匿起来。孙策率军攻破吴郡,许贡上表朝廷要求制裁孙策,但这封信被孙策截获。许贡联合严白虎抗拒孙策,兵败后许贡被孙策捕杀。
“敌人的敌人可能是朋友”,但盛宪对远道而来的孙策,并无好感。虽然孙策的祖上,家住吴郡富春。但孙氏并非江东名门望族,其父孙坚也是在异地征战立功,才获得朝廷任命,部下也非江东子弟。而孙策曾为袁术部曲,领兵渡江时,家乡父老并没有箪食壶浆,夹道欢迎,而且这时候孙策身边将官士兵多为淮泗人,江东的名门望族难免对孙策带来的这支外地军队抱有敌意。
虽然许贡跟盛宪关系恶劣,很难融入江东士族集团,但许贡好歹也是朝廷命官。而在江东望族眼中,孙策是不折不扣的入侵者,袁术经略江东的代言人。所以从孙策到江东的那天起,吴地州郡称霸一方的世族大家,名门望族没有一天不反对孙策。
孙策平定吴会(吴郡、会稽,代指江东)后,下令诛戮当地英豪,不愿意归附孙策,怀揣二心,协助起兵反抗的江东士族,尽皆诛杀。会稽郡有周氏兄弟三人,名曰周昕、周昂、周喁,这三人曾多次出仕,都是手握兵权的将领,三人均跟孙坚父子关系不睦。
大哥周昕更是响应曹操起兵,后来被袁术击败,回到家乡蛰伏。听闻孙策犯境,周昕招募旧部,帮助会稽太守王朗(小说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司徒)抗拒孙策,结果兵败,周昕被斩,周氏家族在会稽的势力,也被孙策连根拔除。
跟孙坚同为老乡,而且二人交情莫逆的王晟,曾经担任合浦太守。卸任后,回乡居住的王晟,听闻世侄孙策,带领袁术兵马征讨江东。王晟和当地人邹他、钱铜等募兵反抗,但不久兵败。孙策的母亲吴夫人坚持替王晟求情,老迈的王晟仅以身免,其子孙满门被孙策灭族。吴郡名士高岱跟盛宪交好,孙策统一江东时,高岱没有马上归附 ,而且言语交谈中轻慢了孙策,被孙策下令处决。
盛宪素有威名,但孙策入主江东时,盛宪没有留下把柄,孙策想除掉盛宪,苦于没有借口,未几,孙策伤重不治。孙权入主江东后,跟兄长孙策相比,手法相对收敛。对江东豪门望族以笼络为主(比如“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均被孙权重用),但对于不听话的士人,孙权还是敢于处置。
204年,心存汉统的吴兴士族沈友,在朝会时诘难孙权,并斥责其“无君之心”,孙权认为此人不为己用,必生祸端,于是将其处决。
盛宪虽然归降孙权,然而跟曹操阵营的孔融互有来往。孔融希望曹操以朝廷名义,征召盛宪。昔日会稽郡太守王朗,被孙策俘获,虽然王朗不愿归降,但孙策敬重其为人,也不以死相逼。曹操上表,通过皇帝征召王朗,王朗因此逃离江东,为曹氏效命。孔融的本意是想保护盛宪,将他接到北方。但孙权害怕得到盛宪的曹操,如虎添翼,这道公文成了盛宪的催命符。
216年,曹操南征孙权,陈琳为其所作名为《檄吴将校部曲文》的檄文,其中例数了孙策孙权数次害贤的黑历史。而令人讽刺的是,曾经劝曹操征辟盛宪的孔融,此时全家已经被曹操诛灭整整八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