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蔺相如手持和氏璧,秦王为何不敢杀了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负荆请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成语主要讲的是赵国的将军廉颇嫉妒丞相蔺相如,而蔺相如一在忍让廉颇,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躲避自己,其实是为了赵国的存亡。廉颇悔恨不已,于是便“负荆请罪”,两人最终冰释前嫌。
那么蔺相如究竟有何功劳?能让廉颇嫉妒呢。蔺相如是赵国宦者令缪贤家的门客。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及大臣们商量:要是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受骗;要是不给呢,就怕秦军马上来攻打。
就在左右为难之际,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示自己可以出使秦国,并且还能完璧归赵。赵惠文王大喜,便让他出使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红斑,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蔺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
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宾馆。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坚守盟约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况且秦强赵弱,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宝璧送来。如今凭您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锅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阻止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为什么秦王不想破坏秦、赵之间的关系呢?这时的秦国可是个超级大国,实力非常强大。实际上,赵国此时的军事实力是足以与秦国抗衡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事力量暴涨,还曾制定计划灭掉秦国。
所以秦王暂时还不想与赵国发生矛盾,于是秦王在殿堂上接见蔺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蔺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