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周瑜既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他的后人为什么没有站出来辟谣

历史趣闻 2024-03-25 12:09: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周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两人能力相当,但可惜的是周瑜走得早,才使得诸葛亮少了一位对手。那么,周瑜真的是...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周瑜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都知道,诸葛亮和周瑜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杰出人物。他们两人能力相当,但可惜的是周瑜走得早,才使得诸葛亮少了一位对手。

那么,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吗?

《隆中对》是我们了解诸葛亮对天下大势判断的材料,在诸葛亮为刘备策划夺取天下方针之时,第一步就是坐拥荆州、益州。大家都知道,荆襄九郡是中原的腹地,其位置非常重要,是很多势力争夺的必要之地,而赤壁一战便能决定荆襄九郡的归属。

那时候,周瑜跟诸葛亮联手拒曹,最终,曹操没有得到这块肥沃的土地。但是,在联合的过程中,他们也相互争斗。虽然,东吴获得了荆州,但是,周瑜却落败于诸葛亮,以至于,他留下那句“既生瑜,何生亮”后,就撒手人寰了。所以,就有人说:周瑜是因为气量小被诸葛亮气死的。

其实,这是《三国演义》有意塑造的周瑜形象,而历史上的周瑜却是一个有着宽广胸襟的人,他只是跟程普有些不和而已。《江表传》中提到:“(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歉让服人如此。”

所以,历史上的周瑜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相差很大。但奇怪的是,后人却没有为周瑜辩解,反而遵从了《三国演义》的这种说法。

唐宋时期,人们认定赤壁之战的统帅是周瑜。李白在自己的作品《赤壁歌送别》中提到:“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苏东坡在自己的作品《念奴娇》中也提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由此可见,这些作品都没有提到诸葛亮!并且,在北宋时期,朱熹在《通鉴纲目》中为刘备正名,说明他皇室正统的身份,借机提高诸葛亮的地位。接着,朱熹提到东吴统治者患得患失,趁关羽不在偷袭荆州,使得诸葛亮恢复中原的策略最终流产。

而且,后人也沿用了这样的说法,元代的戏剧《隔江斗智》便将周瑜的形象贬低了。可见,周瑜在《三国演义》中是用来衬托诸葛亮的,他的作用跟后来的司马懿很像,使得诸葛亮能一线贯穿,一直保持睿智的形象。所以,有读者认为,《三国演义》读到五丈原之后,就可以不读了。

此外,东吴和蜀国相争的地方就是荆州,如果,诸葛亮能尽早说服刘备拿下荆州,那么,便没有东吴什么事了。当时,诸葛亮在给刘备说“三分天下”的大势之时,其前提就是刘备能取得荆州的治理权。但没想到的是,荆州却被东吴夺了去,而刘备还是跟东吴借用的荆州。

所以,对于荆州,刘备等人如何夺取、什么时候夺取,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其战略价值完全不一样。

那时候,曹操在北方,孙权跟刘表相持,因此,此时正是刘备夺取荆州的最好时机。如果,当时刘备能获得荆州,北方的曹操必然会引兵来袭。但此时,刘备如果主动提出联吴抗曹,那东吴必然会答应。所以,等到击败曹操后,荆州自然还是刘备的,而东吴也不会挑起事端。只有这样,诸葛亮的“隆中对”才能顺利实施。

然而,最好的机会错过了,使诸葛亮只能想方设法弄到荆州。他使用计谋,从东吴手里弄到荆州,暂时让军队驻扎在那里。可是,荆州始终是东吴的,他们三番五次前来讨要,而诸葛亮却不肯归还,只能再三推脱。所以,在这个事情上,蜀国并不占理,他们始终被人唾弃,为荆州的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之后,关羽镇守荆州,从心里认定荆州是刘备的,不愿意跟东吴谈归还荆州之事。但是,东吴觉得吃亏,一直向蜀国讨要,最终,东吴与关羽交恶,使得关羽痛失荆州。

其实,这里不能全怪关羽,还要怪诸葛亮当初没有早早拿下荆州。有人说,这个事情不能怪诸葛亮,毕竟,当初他屡次向主公刘备说明情况,请求刘备务必取下荆州。可是,刘备碍于道德束缚,只能屡屡拒绝。其实,身为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必须给刘备找到一个破除道德束缚的理由,让刘备没有顾虑。

在这一点上,庞统就做得很好。当初,刘备领兵入川,他的属下一直劝他夺取西川,可他还是碍于道德束缚,迟迟不肯动手。此时,庞统给他找了一个理由(庞统设计让西川对刘备下手),让他彻底突破道德束缚,成功夺取西川。所以,我们还是要怪诸葛亮当初没有做好。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被《三国演义》神化的诸葛亮也是一样,并不是完美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想得那么周到,那么完善。他只是一个比别人聪明智慧的军师,并不能决定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只能根据事情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对策。

所以,不管诸葛亮如何,不管他是否真的那么神通广大,他对蜀国都是尽了最大的力。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