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徐阶。
那么有没有功劳并不大,却被抬高身价,造成后人误解的历史名人呢?
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有挺多的,可见古时候人们的三观也有极大偏差,因为这两位名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果换到当下,估计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了。
一、精通权术的徐阶
徐阶对于明代嘉靖年间的百姓而言,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据说,徐阶刚满周岁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被救上来整整昏迷了三日,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居然还能够完好无损,接着5岁的时候,和他父亲上山,走着走着就掉到了山崖下,他的老父亲当下以为:完了,这孩子算没了。
没想到的是,徐阶的衣服挂在崖边的树枝上捡回一命,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句老话在徐阶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徐阶后来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谓风光无限。
而且世人对徐阶惩治大贪官严嵩称赞有加,留下了世代相传的美名,但是,事实上的徐阶真的如此大无畏,如此坦然吗?
其实,早年的徐阶为了权势,完全臣服于严嵩之下,对严嵩如此巴结的徐阶,无人能想象出二十年之后,他居然会对严嵩釜底抽薪。
严嵩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贪官,并且十分凶残,生性多疑,对于不服从自己的同僚他会痛下杀手,比如,他杀了夏言,这个人对于徐阶而言非常重要。
夏言对于徐阶来说是亦师亦友,官场上也多亏夏言提拔才能够顺风顺水,徐阶本来就是站队夏言,严嵩杀了夏言,徐阶能好过吗?
几乎所有官员都认为徐阶小命不保的时候,徐阶主动委曲求全,完全归顺于严嵩,严嵩自然就放松了警惕,便给徐阶翻身提供了有利时间。
二十年后,当满朝官员大部分不是自己的学生,就是自己的战友时,徐阶一语中的,直接杀向严嵩的命门,就这样将严嵩轻轻松松斩落马下。
而严嵩当时恶名昭彰,徐阶的这个举措自然博得天下百姓的青睐,一时风头无两。可是这位风光的徐阶真的就这样值得人们尊敬吗?
且不说拜倒在严嵩脚下那二十年,要处处巴结逢迎严嵩,徐阶的钱财从来哪里来,就看当了宰相的徐阶,对于明朝真的有那么多贡献吗?
嘉靖在位时,朝政由徐阶把持,徐阶表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其实他都让自己的儿子暗地里做一些贪污的事情。据史料记载,徐阶家里能查得到的田地就有几十万顷,光是收地租就够徐家人忙碌一年了。
而徐阶虽然在朝廷明面上说不贪,可是他的行为进一步导致明朝官场的腐朽。当时徐阶最喜欢开课讲学,而讲的内容却已不再清明,只是好大喜功的一种表现而已,借着这个机会毫无愧意的接受底下人的奉承,导致当时的朝廷都是一股子好大喜功,喜欢吹牛的风气,上下腐败贪污成了公开的秘密。
明朝在徐阶的影响下财政收入也大大减少,人们想不到,送走严嵩又迎来了一位贪官。一直到隆庆皇帝登基,海瑞上台,开始抓住徐阶两个儿子贪污大批农田的事实,再加上高拱暗地里搞鬼。
最后,徐阶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赶紧提出退休,隆庆皇帝巴不得这位老夫子赶紧离开,顺水推舟让他回了老家,到这,徐阶的糊涂生涯才得以告终。
但是由于他在位时间长,将自己拉下严嵩的事迹又经过深刻描绘,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只记住了徐阶的功劳,而没有注意到他贪污的实际行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误会。
二、爱吵架的司马光
《资治通鉴》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文化价值到现在依然值得人们学习,所以,司马光名垂千古。可是因为这一身名气而当上宰相的司马光,事实上并不是一位合格的政治家。
文人的偏执让司马光在自己的政治生涯,并没有留下多少好口碑,这和徐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有优秀发光的一面,但是作为谋略家却是极不称职的。
当时宋神宗极力倡导变法,王安石也是在这个时候因为提出变法,获得宋神宗的关注,两个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开始了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变革。
特别是“青苗助役”,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符合宋朝当时的情况,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可是这个变法刚刚提出,最先反对声音最大的就是司马光。
司马光从来没有去考量过变法的得失,甚至没有去分析民生朝局是否真的需要变法,反正就是宋神宗和王安石一提出来他就开始唱反调,甚至对这宋神宗也是一阵痛骂。
面对这位有才有地位有号召力的大臣,宋神宗也是束手无策。之后宋神宗离世,司马光由太后支持重返朝廷政治权力中心,开始对变法的大臣进行打压,包括王安石、苏轼等人都被流放、贬谪。
原本很有前景的变法无疾而终,导致宋朝的兵力、财力降到了低点,甚至为了安抚西夏将土地都让了出去。宋朝最后穷得叮当响,而司马光却在死后风风光光被葬,还拥有各种足以让门楣风光几千年的封号,这个历史误会也是千年难改的,功不盖过,所以有时候大家眼睛看到的并不全部都是真的,我们还要去深入挖掘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