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趣闻 2024-03-22 22:12: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的建立,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总有个发轫之功。先说李渊起兵反隋,当时刘文静是最积极的急先锋,正是他的鼓...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唐太宗为什么容不下裴寂,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唐朝的建立,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总有个发轫之功。

先说李渊起兵反隋,当时刘文静是最积极的急先锋,正是他的鼓动,年轻的李世民才有了信心,决定一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俩合谋,促成了唐国公下定决心,在太原起兵。

但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桥梁。造反这种事情不是小事,弄不好是要“灭九族”的,作为隋炀帝的亲戚,这时的唐国公李渊,担任着太原留守职务,是地方大员,日子过得是很滋润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撇下身家性命去干这些勾当的。

刘文静这边是革命热情高涨,但他够不着李渊;李世民虽有做英雄的贼心,但没有给李渊提建议的贼胆,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这时,有一个人就显得很重要、很关键了,他就是晋阳宫副监裴寂,他是李渊的莫逆之交。

裴寂(573年-629年),字玄真,蒲州桑泉(今山西临猗)人,唐朝宰相。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他眉目清秀,姿容俊伟,十四岁时便被补任为州主簿。隋朝建立后,历任左亲卫、齐州司户参军、侍御史、驾部承务郎、晋阳宫副监。

裴寂担任晋阳宫副监,刘文静也在晋阳,属于同僚。俩人因职务关系彼此之间来往比较密切,以至于最终成了好友。当时天下已经大乱,裴寂望着城上的烽火,仰天长叹说:“我等卑贱之极,家道空衰,又身处离乱,不知如何处世!”

刘文静笑着说:“世途如此,时事推而可知。只要我们二人携起手来,何愁处于卑贱!”

03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同时兼任晋阳宫总监。裴寂一看来的是顶头上司,便小心伺候。他佩服李渊的气度,一来二往就成了莫逆之交。

有时参加李渊的聚会,偶尔也带刘文静参加。

有一次参加完宴会回来时,刘文静对裴寂说:“李世民绝非池中之物。他豁达大度,神武雄豪,是汉高帝、魏太祖一流的人物,年纪虽轻,却是天纵之才。”

对于这位老朋友的言论,裴寂不以为然,他从内心里是认定了李渊。

你裴寂看不上,我刘文静却是慧眼识珠的。既然看好李世民,就不要傻等了,于是主动的伸出了橄榄枝,后来俩人一深谈竟是志同道合。

看到天下大乱,这是一个机会,这是一个英雄造时势的机会,刘文静安耐不住心底的兴奋,干脆把窗户纸一下子捅破了,直截了当提出让李世民早点拿主意,好举旗起事。无奈此时的李世民就是唐公府其中的一个公子哥,手中并无兵权,又不敢对父亲直言,显得很踌躇。

于是俩人想计策,从哪里找突破口呢?研究的结果是在裴寂这里下手。他们共同给裴寂下了套,后来裴寂果然掉入圈套中,掉入圈套的裴寂只能听凭他们的摆布了。李世民提出让他去当说客,劝父亲起兵反隋,裴寂只好答应了。

后来,裴寂陪同李渊饮宴时,按照往常习惯,又找来宫女陪同。在酒酣之际对李渊道:“二郎(即李世民)暗中招兵买马,欲行大事。我私自让宫女侍奉您,如果事情泄露,一定会被皇帝诛杀。如今天下大乱,盗贼遍布天下。若守小节,难免一死,若举义兵,必能成事。您意下如何?”

李渊则道:“我儿既已定计,就这么办吧。”

李渊终于起兵反隋,最后在群雄逐鹿中顺利胜出,建立了大唐王朝。

当年起兵后,虽然裴寂、刘文静都在李氏这个总集团内任要职,但分成了两个枝杈。裴寂是看准了手握实权的李渊,一路跟随左右,寸步不离;刘文静则脱离了权力中枢,心甘情愿的来到下属李世民的阵营担任客卿。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用现代一个伟人的话说,就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渊建立大唐,自己自然是皇帝。而将来的江山是太子李建成的,没有李世民的份,最多也就是王秦王的命。但是刘文静却咬定青山不放松,除了说明他被李世民的魅力所俘获,不能有别的解释。但越是这种纯洁的革命友谊,他们的关系才越牢靠。

大唐建立后,论功行赏,安排职位。结果是裴寂当了丞相,是第一红人。刘文静呢?唐高祖给他派了一个闲差,让他去修正《开皇律》,地位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于是眼红起来。

有件事可以看出裴寂在高祖心中的分量。有一次君臣宴会,喝得差不多的时候,裴寂发出感叹,故作谦恭地辞让了一下,表示既然天下已经平定,自己就应该告老还乡了。李渊一听就急了,眼泪哗哗地下来,十分动情地说:“未也,要当相与老尔。公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晚岁,不亦善乎!”

随即加封裴寂为司空,赐食邑五百户,而且派遣一名官员天天到裴府蹲点,生怕他偷偷挂冠而去。从这件事情足以看出,李渊对裴寂的宠信早已超出君臣的范畴,可以说是深深的倚重了。

刘文静因为嫉妒而生恨意,开始和裴寂对着干起来。在朝堂上,凡是裴寂赞同的他都要加以反对。但是李渊信任裴寂呀,刘文静的意见得不到采纳,回来后只能干生闷气。看着裴寂高高在上的样子,刘文静这个恨呀。从此二人之间感情上有了鸿沟。

06

后来有人告发刘文静要谋反。唐高祖命刑部接管此案,命裴寂与萧瑀、李纲一同审讯。审讯结果,萧瑀与李纲都表示刘文静并非谋反,李世民这边又拼命的死保,但这些人加起来也没干过裴寂。

裴寂给高祖进言道:“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正是裴寂的这番话,让唐高祖下定决心要铲除刘文静,秦王的面子也不给了。

刘文静被处斩,抄没其家产,妻子家属没为官奴。

李世民的铁杆哥们就这样送了命。说起起因是刘文静不对,但是也不至于致人于死地不是。自己的铁杆当年都没保下来,秦王自然觉得很丢面子。所以说,秦王李世民经过华丽的转身,变成唐太宗以后,就开始算旧账了。

公元629年,裴寂因一件小事受到牵连。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

裴寂请求留居长安,唐太宗斥责道:“你的功劳、才学,都不足以拥有如今的地位,只是由于太上皇对你的恩宠,才位居第一。武德年间,政法方面纰漏谬误极多,地方官吏施政紊乱,你对此也应担负责任!我念及旧情,不对你施以极刑,让你回归故里,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裴寂只得返回蒲州。

这时李渊虽然还活着,但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眼睁睁的看着昔日“老铁”黯然归乡,没办法施救。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认为事情已经结束了。冤案得以昭雪,始作俑者也得到惩处,还没有完吗?

07

其实我们往下分析,就能知道事情并不简单。现在已经给刘文静平凡昭雪,并且儿子也继承了爵位。也就算可以了,没必要再追究别人的过失了。

大家想想,李世民当权后为了树立形象,在天下人面前一贯表现得宽容大度,他即位之初,曾以既往不咎的和解姿态赦免了数以千计的前太子党和所有政敌,从而赢得了天下人心。

可为何到了时过境迁的贞观三年,却仍然不放过裴寂呢?为什么唯独会对裴寂存有报复心理呢?这样说来李世民的心胸也太小了点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