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杜伏威。
隋末众多英雄人物中,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看。如果他没有走错一步的话,我觉得隋唐的历史可能要改写,此人就是隋末起义领袖杜伏威。
有史可查的是李世民16岁带兵打仗,这已经很牛了,16岁是个什么年纪。有句话叫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一个花季少年都已经可以带兵打仗,指点江山了。但有个人比李世民还要早,那就是杜伏威。他14岁就已经带兵起义。
杜伏威出身并不高,他的墓志铭显示,他祖上都是农民。杜伏威生的虎背熊腰,天资聪颖,不仅喜欢读书,也喜欢舞刀弄枪。所以,他六七岁的时候,其他小孩还在撒娇的时候,他已经练就一身本领。和村里小孩打架,没人打的过他。
杜伏威从小就表现出了侠义心肠,好打抱不平。虽然家里没钱,但他视金钱如粪土,不注重钱财,钱财乃身外之物。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个小孩,都喜欢跟他玩,他也表现出王者风范。
他有一个好伙伴叫辅公祏(shi)。辅公祏很欣赏杜伏威,于是叫他到自己的姑姑那放羊谋生。
有一次,二人外出放羊,遇到大批难民。看着难民饥饿难耐,杜伏威和辅公祏决定将羊杀了,来救济难民。一不做二不休,二人说做就做,结果辅公祏的姑姑生气极了,报官了。
当他们知道官兵要来的时候,杜伏威趁机说:如今朝廷昏庸,欺压百姓,逃有用吗?不如占山为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大家一听,热血沸腾,群情激昂,辅公祏也在从旁煽风点火,于是大家都跟着杜伏威杀向官兵。之后大家都推举杜伏威为首领,这一年,他只有14岁。
杜伏威虽然只有十几岁,但从小爱学习,掌握了不少的知识,也善于活学活用,所以,他们的队伍发展很快,打了不少胜仗,日渐强大。不断地吞并其他小股势力,还接纳那些亡命之徒,就这样慢慢发展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几年后,杜伏威的军队已经非常庞大了,他和辅公祏两人商量之后,决定正式反隋,杜伏威自立为大将军。
不断壮大的杜伏威给隋炀帝造成了威胁,于是急忙调遣大军剿灭杜伏威。
《旧唐书》记载,隋朝派遣大将陈陵率军讨伐杜伏威。杜伏威毫不示弱,亲自上阵迎战。
隋朝队伍中有一员副将,箭术高明。他暗中张弓搭箭,一箭射出,正好钉在了杜伏威前额上,当时血流如注。
杜伏威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暴跳如雷,大吼一声:“不杀汝,矢不拔!”意思是不把你宰了,我就不拔箭!
然后一马当先冲入隋军阵中,直扑那位射箭的副将。那副将一见杜伏威如此强悍,脸上带着箭就冲了过来,吓得拨马而逃。杜伏威在隋军阵中纵横驰骋,紧追不舍,当场活捉了他,在要求对方亲自把这支箭,从自己身上拔出后。拔完后,一刀砍了对方。
杜伏威的部下见主将如此勇猛,乘势掩杀,大破隋军。他的那句豪言从此也就传遍天下。
在与隋军的几次大战中,他不仅指挥得当,且每次战事都身先士卒,建功无数后,很快就在所有义军队伍中声名鹊起。杜伏威占据了江淮所有地方,成为了称霸一方的枭雄。
当隋炀帝被杀江都、隋朝亡国后,天下剩下三大割据势力:盘踞长安的李渊,河北一带的窦建德以及洛阳为根据地的王世充。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谁的实力强,自然是李渊的。所以,他决定投靠李渊,这个决定说对也不对,说错也不错。
高明的是,杜伏威知道自己不是李渊的对手,与李渊合作才是明智之举,而杜伏威投靠李渊后,也享受到了极大的荣誉,被李渊高规格礼遇,封他为太子太保,差不多算是除了李渊父子之外,朝廷上最有实力的人物。他的兄弟们也自然跟着沾光,吃香的喝辣的。
但错误的是,杜伏威此举也让他跟辅公祏分崩离析。辅公祏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甘愿屈居人下,于是他夺取了杜伏威之前的事业,自立门户,打着杜伏威的旗帜反唐。
李渊很生气,派出李孝恭、李靖、黄君汉、李世勣等人四路围剿。在李孝恭等人的围剿之下,辅公祏节节败退,最终被俘获。临死之时辅公祏想叫杜伏威,这个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他坚称是奉了杜伏威的密令,还拉上杜伏威的另一个义子阚稜。
结果杜伏威被削夺官爵,终日提心吊胆,软禁于家,公元624年暴毙而亡,死因不明。所以说,杜伏威这步棋,走的对也不对。
如果当年杜伏威没有投靠李唐,天下会不会改写了?说不定。
杜伏威并非一般的军阀,跟王世充和窦建德不一样,他是有能力、有谋略。即便是不投靠李唐,他也没那么快被剿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