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杀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士,他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中,他极其准确的判断力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可是说是建立明朝的第一谋士。
明朝开国之后,令人意外的是,以刘伯温的贡献,只得到一个次一等伯爵的封号,并且俸禄是所有伯爵之中最低的。最令人感到意外的事情,便是刘伯温的死,和朱元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刘伯温这一身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本事,虽然让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军功赫赫,同时也把他推向死亡的边缘。
相信大家已经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了很深的了解了,他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从他对于同乡的恩泽上便可以看出。但恰巧刘伯温却是个外乡人,最令朱元璋不安的就是,刘伯温料事如神,对事物的判断比自己还要准确。朱元璋想到的,刘伯温可以想到,朱元璋没有想到的,刘伯温还是能够想到。朱元璋本就是一个疑心重,嫉贤妒能的皇帝,哪里能容得下这样一个人物长期留在身边。另外,刘伯温的计谋,并非是安民治国之策,只是战略权谋之计,只能在阴谋政变中起到作用。天下已定,这样的人不仅没有用处,对于朱元璋来说还是一个隐患,更要除之而后快。
刘伯温最大的失误,也是最致命之处,便是和朱元璋的一次谈话。朱元璋问刘伯温,谁可以担任宰相一职,言语之中暗藏玄机。刘伯温哪里是等闲之辈,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朱元璋说只有刘伯温适合担任宰相一职时,刘伯温答: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正是因为这句话,使得朱元璋和刘伯温之间产生间隙,成了刘伯温的催命符。
洪武八年,刘伯温因病在家,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望,并送去补药。在刘伯温服下补药之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每况愈下,不久之后便因病逝世。值得一提的是,胡惟庸当时和刘伯温是死对头,两虎相争,朱元璋不动声色尽显帝王权谋。后来,下毒谋害刘伯温也是胡惟庸的罪状之一。但是以当时胡惟庸的处境和权势,还真不敢触碰这条底线,不得不让人猜想,应该是受到朱元璋的指示,借胡惟庸之手,除去心头大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