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三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群雄割据,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在天下大乱中,赤壁之战后,奠定了三国雏形,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三国中的第一人曹操当时敢“挟天子以令天下”,征讨四方,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和外族侵犯,统一中国北方,在后世留下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枭雄”,“拨乱反正者”,他能立下如此功绩,不仅是因为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有他的手下皆是能力出众者。
大家都知道三国中出了许多名将,有“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也有“五虎上将”,这些军事才能出众的将领在军队中是极为重要的,各势力想要攻城略地,就必须靠军队,一般带军作战,鼓舞士气的就是将领了,比如刘备手下就有关张赵三位大将,关羽、张飞、赵云,无论哪个人,都是三国名将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也有许多能力不俗的将领,如此刘备才能从一无所有到成为蜀汉开国皇帝。
曹魏政权身为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虽然曹操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为儿子曹丕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在征战四方的过程中,曹操也少不了手下人的助力,他手下出名的有“五子良将”,这五人处于相同的地位,能力不俗,可想而知,曹操有这样的势力,在战场上自然是轻松取胜,当然,名将之中的比拼较量,自然是有输有赢的,这并不能说明输的就是差的。
这五人就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曹操在行军作战之时,经常会将这五人列为先锋,撤退的时候又是让这五人断后,由此可见这几位将军的重要性,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中的魏书卷十七时,将五个人列为一传,将他们的个人事迹叙述万后,加了一句总评,"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
陈寿关于于禁的评价是“于禁最号毅重”,带军严肃庄重,有违反军纪者,以军法处理,不留情面,因此他不得士卒欢心,他曾经是鲍信的部将,主公死后,他被王朗给曹操,此后就一直跟着曹操东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而且他在战场上缴获的财物从来不会私藏,曹操很是看重他。有一次,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曹操称他胜过古代名将。
晚年的他没有继续辉煌,在襄樊之战中,他被曹操派去樊城协助曹仁,可对手是关羽,关羽利用秋天雨水多、汉水暴涨的情况将于禁打得全军覆没,于禁带着军队投降。曹丕称帝后,他被遣回魏国,没有人欢迎他,而是嘲笑已经年老消瘦的他,身为皇帝的曹丕也没有安慰他,反而是在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的时候,他命人画上当年关羽取胜,于禁投降的画像,这让于禁觉得丢人,心中羞愧,郁郁而终,死后被追谥为厉侯。
张颌最初是参加镇压黄巾起义的招募,后来率兵投降袁绍,在官渡之战中,他投降于曹操部下,同样是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多次下军功。曹丕称帝后,他升为左将军,后来跟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迫其退回汉中,可以说他是魏将中最令诸葛亮头疼的人了,此战后,他升为征西车骑将军。但几年后,他在带兵追击蜀军的过程中,其实这是司马懿让他一定要做的,张颌无奈只能听命,却在木门被伏兵乱箭射死。
张辽曾经从属于丁原、董卓、吕布,后在下邳之战中,归顺曹操,此后战功累累,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乐进等守合肥,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东吴的孙权带着十万军队进攻合肥,建安二十年,张辽仅带着八百将士就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军崩溃涣散,最后带着七千人马破了敌人的十万大军,就连孙权都差点被活捉。
曹丕登基后,仍然任用张辽守御孙权,张辽不幸染上了病,孙权趁着他大病期间,带军进攻,但拖着病体的张辽还是带军击破了吴军,没过几天后,他就因为操劳过度而去世了,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
徐晃原本是杨奉帐下的骑都尉,后来杨奉被曹操击败,他也就转投到了曹操帐下,跟随曹操,立下累累战功,参与徐州之战、官渡之战、冀州征伐、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曹仁被围,于禁率领的七军也被关羽所淹,危急时刻,徐晃带着军队击退关羽,追杀关羽,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后来孟达反叛,司马懿带着军队攻城之时,徐晃冲在最前面,被孟达射死,恐怕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是这样的死法。
乐进因为胆识英烈早早就跟着曹操,南征北讨,立下众多军功,迁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逝世,谥曰威侯。他是五人之中唯一一个得到善终,自然死亡的。古代战争就是这样世事无常,即便是军中将领,也不能保全自己,因战立功,因战而死,很少能够安享晚年,得到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