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勾践成就大业之后为什么身边的人都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胡寄垣(明)
《卧薪尝胆》是一篇我们很熟悉的课文,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诸如忍辱负重,发愤图强,苦尽甘来这样的正面精神,这对于少年成长无疑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卧薪尝胆故事的结局却往往被我们淡化,甚至闭口不谈,因为的确是有些惨淡,并且不符合皆大欢喜的结局套路。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帅兵攻入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吴国灭亡。随后勾践的妻子雅鱼自杀,勾践的挚友,同时也是他的得力臣子的文种自杀,要不是范蠡溜得快,相信也会在这个自杀名单当中。
虽然这些人在正史中记载的死因都是自杀,貌似和勾践没关系,但我们稍加推敲就会发现,只要是当初见过勾践忍辱负重的人都死了,所以与其说自杀,倒不如说是被勾践逼死的。
勾践为何要这么做呢?
这次就跟大家聊聊卧薪尝胆的负面效果——一个人性扭曲的恶果。
性格决定命运。
这句话并非什么宿命论,而是有一定心理学依据的,其本意是说一个人的性格一旦从幼时形成后,就很难再改变了,此后他的生活、工作以及婚姻无时无刻都会受到其自身性格的影响,日积月累的作用下,自然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但万事万物都有例外,性格虽然很难被改变,却不意味着不会被改变。当一个人拥有强大毅力,同时又经过不懈努力是可以改变性格的。这种人在人群中往往是凤毛麟角,但也都很牛,比如我们的越王勾践。
我们知道勾践是越国的王,而且和吴国有世仇,两国间的战斗就从来没消停过:
越王允常VS吴王阖闾:允常KO
越王勾践VS吴王阖闾:阖闾KO
越王勾践VS吴王夫差:勾践KO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VS吴王夫差:夫差KO
在卧薪尝胆之前,被KO了的勾践为了不亡国,竟然以最卑贱的姿态去服侍吴王夫差整整两年,此时的勾践正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本是最血气方刚的年纪,却不得不忍辱负重,卖妻求荣,还要装出一副心甘情愿的样子,这样的反差估计一般人早就崩溃了。不过勾践不是一般人,他做到了,而且还做得让对方满意,这就更厉害了。
但在如此大的反差下,勾践的人性也扭曲了。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很多特工人员不也是需要在这种强反差的状态下生活和工作吗?
但这样问的人却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特工人员往往是从小就接受特殊培训的,其内心的承受能力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的。但对于越王勾践来说,却是直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期间是没有任何缓冲余地的。这就好比同样是一个悬崖,前者是绑着绳索一点一点滑下来的,后者则是放飞自我跳下来的,可比性并不大。
对夫差卑贱到极点的服侍,毫无疑问是违背勾践本性的。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勾践此时此刻的心中还有同等深重的灭国之仇,二者在他的的心中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
但吴国被灭,夫差被杀以后,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勾践之前对自己本性的压抑,一下子被释放了出来。此时的勾践,就像一条被压到了极限后的弹簧,松开限制后瞬间释放,其后果就是勾践几乎将身边亲近之人都杀干净了,尤其是那些陪伴他前去吴国献上美女的妻子和大臣。
当然,史书上自然不会说勾践的妻子、挚友(下属)是被他逼死的,而是记载为自杀…………
当我们赞卧薪尝胆这件事时,最好也要看到其背后的负面影响,人的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套用一下就是一个人的想要获得多大的成就,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有时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