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晚年遇到难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太祖朱元璋喜欢孙子朱允炆,在太子朱标死后,就直接立皇太孙而没立太子,结果引起朱棣不满,朱允炆登基四年后,被朱棣夺了皇位。到了朱棣晚年的时候,他也要面临这样的选择,朱棣不喜欢太子朱高炽,但是喜欢孙子朱瞻基,思前想后,为了以后朱瞻基能登上皇位,朱棣也就没有撤销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高炽的位置稳了,但有一个人就要不高兴了,他就是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朱高煦能文能武,形象魁梧高大,重要的是朱高煦能言善辩,能哄得朱棣很高兴。在靖难期间,朱高煦一直陪伴朱棣的左右。这种日久的“患难”之情,使得父子间的关系急剧上升,让朱棣更加反感那个肥胖、行动不便的长子朱高炽了。
朱棣不止一次在众人面前夸奖朱高煦,甚至多次想让朱高煦当太子,但群臣都不同意。朱高煦性格暴烈,群臣害怕朱高煦日后成为暴君,纷纷反对。而朱高炽性格敦厚,处事温和,关键他还是长子。
后来大才子解缙向朱棣谈起了朱高炽的儿子,朱棣一想起“好圣孙”朱瞻基,立马打消了让朱高煦当太子的想法。朱棣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云南,但朱高煦拒不就职,原因是地方太远,太苦。朱棣想起朱高煦之前陪伴身边的场景,觉得亏欠朱高煦,就默许朱高煦留在京城。
但朱高煦在京城也不闲着,趁着朱棣在忙着北方的事,大肆污蔑朱高炽,朱棣没有理睬。后来朱高煦意图谋反,被朱棣察觉,强行送到封地,严加看管。
朱高炽登基一年后病逝,朱瞻基继位,史称“明宣宗”。他即位后,任用贤明,发展民生,国家逐渐恢复经济,社会也逐渐稳定。
但是有一个人还是没有放弃,那就是朱高煦。朱高煦欺负朱瞻基年纪小,朱瞻基登基没多久,朱高煦就扯旗叛乱。朱瞻基还是顾及亲情,这毕竟是他的亲叔叔,也不好兵戎相见,就修书一封,语气温和的劝说朱高煦收手。朱高煦以为朱瞻基就是和朱允炆一样的“书呆子”,更加不把朱瞻基放在眼里,决意作乱。
朱瞻基眼见劝说无用,只好发兵平乱。临行前,朱瞻基再次写信给朱高煦,劝他不要作乱,朱高煦根本不在意,也没备战。因为此时朱瞻基还在200里之外,朱高煦认为朱瞻基没打过仗,最快也要3天才能到。没想到朱瞻基一夜急行军,赶到朱高煦城下,将城池围住,朱高煦吓得不敢出城迎战。
朱瞻基再次修书给朱高煦,朱高煦也不回应。朱瞻基将大量宣传信通过弓箭射入城中,让城中人开城投降,可免死罪。城中的人早已人心浮动,立刻开城门迎接朱瞻基。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