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邓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蜀国和吴国,喝同一江水,不同一条心。
这很正常,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汉失其鹿,天下也共逐之,同样高材疾足者得之。
曹魏、蜀汉、东吴,都自认是高材疾足者。
222年,刘备伐吴失败,次年病死,蜀汉、东吴的关系降至冰点。
值得庆幸的是,蜀汉执政的诸葛亮和东吴执政的孙权,这两位80后,都非常冷静,都知道最强大的曹魏,另外一位80后曹丕,正在坐山观虎斗,蜀吴如果再战,只能是双双灭亡。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算不幸,蜀吴若是早灭,天下早早一统,百姓或许早吃几年好饭。
诸葛亮和孙权,都知道问题在哪里,但下一个问题是,派谁来修补蜀吴关系,让双方放弃战争,共同抗魏?
刘备是223年四月死的,到223年十一月,蜀汉的使者到了湖北鄂州,当时叫武昌,吴国的都城。
这位使者是位70后,生于178年邓芝,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当过县令、太守、尚书,出使东吴前,任中郎将。
这位使者,是刘备一手提拔的干部。在214年见到刘备时,邓芝才是一个县城粮仓护卫队的队长——邸阁督,到223年,仅仅9年时间,就从一位低级官吏,变成高级干部。
刘备提拔的干部,如果单讲报恩,应该极力主张为主公报仇。
但是,邓芝没有,他给诸葛亮提意见说:现在主上年幼,在位不久,应该派使臣重新和东吴结好。
诸葛亮其实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难的是找一个合格的使者。
没有电报、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一个合格的使者,不仅仅是政治忠诚、说会道就行,他必须完全彻底理解主政者的意图。
诸葛亮对吴国的意图,是完全联手。
让蜀国人接受与吴国完全联手,其实很难:蜀国两大阵营,荆州人士复仇,益州人士自保。
一个是和东吴热战,一个是和东吴冷战。
提意见的邓芝,让诸葛亮看到,终于有一个人能懂他,使臣非他莫属。
蜀汉大使到访,却让孙权有些迷糊:邓芝,这人是谁,来干嘛?
邓芝虽然是名将之后,但定居益州时,长期没人知道他,几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护粮大队长。
益州有些名气的人,孙权都知道,但邓芝这人肯定不知道。
邓芝看孙权不见他,那就上表求见,直接挑明:我这次来,也是为了吴国,不单是为了蜀国。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正中靶心,孙权接见了他,一见面,孙权挺强势:我啊,本来诚心和你们和亲,但你们老板年幼,国家小,现在还闹经济危机。曹魏总想打你们,怕你们守不住啊,所以犹豫来犹豫去的。
孙权这话,挺噎人:老板小,那不是你把老板爹气死了吗;国家小,那不是你把荆州抢走了吗;经济危机,那不是你把军事打击的吗。
要是荆州人士来,非得给孙权两句。邓芝没有,他顺着孙权的话头说:蜀国和吴国,加起来有四个州的地盘,大王您和咱国丞相诸葛亮都是英杰,蜀吴各有天险,如果成为唇齿之邦,进可以并取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
邓芝小小总结道,这是理之自然。他从侧面回答孙权的三个疑问:老板小,但执行总裁能力超群;国家小,但也有两个州,你吴国也就两州,咱们两家半斤八两;经济危机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们现在日子也不太好,携手合作,实现双赢才是正道。
总结过后,邓芝再往前推进一步:当然,吴国可以不跟咱蜀国好,可以去和魏国好。但是,魏国肯定要求您上朝,最次最次的要求,也是魏国的底线,是让吴国太子入朝作为人质。
吴国如果不这样,魏国就揍你!
孙权听了,想了很久,说:君言是也。
从此,孙权下定决心,与魏绝交,派大臣张温访蜀。
张温回吴时,邓芝陪着返回武昌。
孙权对他说:将来天下太平了,两个君王统治,不是也是很快乐的吗?
孙权的话,其实就一客套,表明将来啊,吴国和蜀国,各占一半,和平共处。
邓芝却回答:(这不可能。)天无二日,地无二主,那个时候,蜀国和吴国,君王各茂其德,臣子各尽其忠,将领握棰擂鼓,一场新的大战,将会刚刚开始!
孙权大笑:你很诚实!!!
不过,这场灭魏之后的蜀吴大战,只存在于假想之中。
蜀吴的下一次战争,发生在264年,当时蜀汉已经灭亡,但益州发生钟会之乱,钟会、邓艾、姜维被杀,蜀汉原来的百座城池没有归属,吴国见状,想捡便宜,派兵西征,却被巴东太守、守卫永安城的罗宪打得大败。
再过十来年,吴国也被灭。汉失其鹿,晋终得之。
三国中,堪称最诚实的外交官邓芝,在251年去世,他的人生最高职务是车骑将军。
在他还没当上护粮大队长的时候,一位相面的人叫张裕,早就预言过:你邓芝,年过七十,位到大将,并封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