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权力的原罪:宋平公时代的家族崩盘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共公刚刚死掉,宋国的朝卿就发生内部动乱,作为和平派的华元畏惧六卿,孤身逃离都城,想到晋国去请求支援,当然这个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根据目前所知的典籍和考古材料看来,似乎其中隐藏的秘密尚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宋国当时的最高执政朝臣,主要是六卿,也就是所谓的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而华元就是其中的右师。那么,当时的右师是华元,而鱼石是左师,史书中的说法是,华元逃到黄河边上,鱼石就找人将华元追了回来。宋国的军事力量,其实主要就掌握在左右二师和司马手中,也就是说,左师和右师已经形成联盟,甚至还有个华喜为司徒,即便当时的司马荡泽与二人对抗,胜算也不多,那么为什么华元会匆匆忙忙的逃跑呢?
宋国的六卿在宋国掌控着政局,但在六卿之间由于隶属于不同的家族,随着时代的演变和权力的争夺,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宋国最高执政长官亦就在六卿中频繁交替,据《左传》的记载,在宋国历史上,掌握宋国绝对权力的六卿之中,大司马有4位,分别是孔父嘉、目夷、公孙固、桓魋。太宰有1位,即是华督。左师有2位,即向戌、鱼石。右师有6位,华元、华阅,华合比,华亥,皇缓,乐大心。事实上,史书中可以看到的是,左师和右师由于掌管军队,因此往往成为权臣,从右师和左师的数量上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甚至在宋国左师中,还有目夷这样的人物,在宋襄公时代可谓举足轻重。
宋国朝中的格局是华元掌部分军权,华喜掌民政,两人都属宋戴公的直系后裔,同盟关系自不用说。而公孙师是司城,就是掌管建筑和土地的,而这个人是宋庄公的直系后裔,相对较为独立。其他如左师鱼石,司马荡泽,大司寇向为人、少司寇鳞朱、大宰向带和少宰鱼府都是宋桓公的后代,在力量对比上,华元显然非常担心家族之间的权力争夺战,会触及华元家族的安全,就算鱼石是自己对外作战的最亲密伙伴,华元也不可能给予其绝对的信任。当年宋成公其后的几个儿子,即宋闵公、宋废公、宋桓公等诸公子争位的阴影,尚且历历在目,权臣弑杀君主,兄弟相互残杀的悲剧,让华元无法对鱼石和荡泽联盟抱以怀疑态度。
酝酿在宋共公末期的动乱因素,可能极早的就为华元所知悉,司马荡泽的作乱阴谋,在亲眷子弟之间,可能在宋共公的太子肥即将继位之前,就已经心照不宣。这也才是宋共公方当逝世,华元就急于奔逃其外的因由。当然显然的是,宋桓公家族后裔的权力分割和利益瓜分,可能并不见得有多么公平,或者说是能够见得天日。左师鱼石为何没有在华元逃离都城之前,与华元达成共识,鱼石本身可能就对权力有着觊觎,在与荡泽洽谈合作的破裂,可能才真正促成了鱼石最终选择与华元合作,剿灭荡泽家族的叛乱,这本身反应出权力的原罪,已经彻底腐蚀了宋国公族子弟,即便如宋桓公直系后裔,即便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为权力而血染疆场,这些公族子弟们,也是在所不惜。
宋平公处于这样的家族崩盘时代,显然很难有更大作为,内部的混乱导致对外外交策略的羸弱,宋国彻底断绝对外作战的野心,而是极度的推崇和平外交,也就是所谓的”弭兵“。这个”弭兵“政策可谓一波三折,当年华元就曾利用个人关系,联络晋楚,止息兵戈,希望达到诸侯列国休战的目的,可说是向戌弭兵的预演,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成功,诸侯列国边境摩擦依然不断。经历宋平公和朝臣向戌的努力,也是在中原征战多年,诸侯列国不堪战乱之苦后的必然选择。在宋平公三十年的时候,功夫不负有心人,宋平公和向戌终于在都城迎来晋国楚国的休战会议,”弭兵“政策取得重大突破,这也就是宋平公留给宋国的最好遗产,但也可能是最坏的遗产。
国际局势的稳定,事实上并没有彻底结局宋国内部的混乱,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依然不止。在鱼石的晚年,甚至直接与楚国内外勾结,将宋之彭城夺取,归为自己的私家城池。史书载:”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於宋。“这即可看出,当年鱼石选择与华元联盟的木渎,本来就不是单纯的。宋国公族的内乱,由内而外,汹涌澎湃,宋国的霸业,已是灰飞烟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