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趣历史!
廉颇是赵国名将,为什么最后客死楚国?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廉颇,出生于赵国的中山苦陉,亡于楚国的寿春。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
史记中记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於诸侯。”上卿是战国时期的爵位,一般授予功劳显赫的臣子,相当于丞相的位置,这个时期的廉颇威震诸侯,赵惠文王对廉颇也恩宠倍加。
在赵惠文王时期,廉颇与蔺相如也发生了一段历史上著名的典故,蔺相如成功完璧归赵,在赵国声名大噪,一时风头无二。次年,秦王邀请赵王渑池相会。蔺相如和廉颇商量后,决定由蔺相如陪同赵王赴会。廉颇驻军边境为策应,出发前廉颇对赵王说道:“大王出发之后,估计来回路程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前后不过三十天。要是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请让我们立太子为王,用以断绝秦国扣留您作为要挟的念头。”赵王允诺。在这里不难看出,廉颇是赵王的心腹之臣,君臣关系密切,才敢说这样的话。赵王也是一个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的人。
在渑池会时,蔺相如胆识过人,机智聪慧,面对秦王的屡次发难,不卑不亢地化解了,使赵国不受辱。秦王对蔺相如无可奈何,蔺相如与赵王毫发无损的回到了赵国。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功劳甚大,赵惠文王论功行赏,封蔺相如为上卿,位于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不过是凭借口舌之利,心中不服,扬言:“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闻此,遇见廉颇屡屡避让。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并不是怕自己,而是怕将相不和,影响赵国的未来。廉颇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深明大义。于是,廉颇便“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二人给历史留下了一段佳话“将相和,赵国兴。”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到赵惠文王三十年(前269)期间,战争的烽火不断蔓延,廉颇在此期间先后和魏国,秦国征战,接连告捷,赵国声威大震。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赵惠文王去世后,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在长平,秦国和赵国展开大战。长平之战初期,廉颇担任主将,利用当地地形建造堡垒,面对秦军的数次挑衅,赵军坚守城池不去应战。赵孝成王反感廉颇固守不出,秦国又派人来赵国散布谣言,离间了赵孝成王和廉颇的关系。最终赵王临阵换帅,任命赵括为主将。结果初出茅庐的赵括,遇到名将白起,赵军被秦军断水断粮,赵括突围时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至此赵国一蹶不振,再也不复当年之勇。
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燕国见赵国青壮大多死于长平之战,便派栗腹率军进攻鄗城,卿秦率军进攻代地。赵王派廉颇反击,廉颇不负众望,打败燕国,燕国割让五城给赵国,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这时候的廉颇真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前245)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赵悼襄王无故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败走。廉颇一时恼怒,便离开赵国投奔魏国。魏王收留了廉颇,却没有重用廉颇。
当赵国多次被秦国进攻的时候,赵王想召回廉颇,廉颇面对赵国使者,处处表现自己依然可以为赵国策马征战,然而廉颇的政敌郭开作祟,让赵王以为“廉颇老矣”就没有召回廉颇了。
后来楚国得知廉颇在魏国,便派人迎接廉颇来楚,任命廉颇为楚将。在楚国期间,廉颇没有建立功劳。但廉颇内心中依然想被赵国重用,说道“我思用赵人”。不过最终等待他的是在楚国的寿春,抑郁离世。
廉颇对于赵国,无愧于心。虽然忠心耿耿,却难敌君王猜忌,小人作梗。离开赵国后,廉颇便再也没回到故土,留下的只有对赵国无限的思念,最终愤懑客死楚国寿春。廉颇面对国家有难,挺身而出,虽已是迟暮之年,依然有报国之心,可歌可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