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趣历史!
赵云真的出身寒门吗?四处记载说明赵云背景!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到三国时代最完美的武将,相信有不少读者都会立马想到赵云.无论从功劳、胆识、武艺还是人品,赵云的表现都是值得称道的。但也有一点很遗憾,赵云的官职似乎很低,他立了这么多功劳,还两次救回阿斗,也只是个“杂牌将军”。对此,有一种说法认为,赵云是因为出身寒门,才难免受到打压。
这种说法无疑是一种猜测,也没有任何证明赵云出身贫困。尽管史料没有记载赵云出身情况,但是从一些线索来看,笔者认为赵云并非是出身寒门;相反的是,从赵云行事来看,他极有可能出身豪族。
首先来看一下赵云早年投奔公孙瓒的经历。《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可以看到,赵云在投奔公孙瓒之时,还带领一批义从。那么“义从”又是一批什么人呢?蔡东藩曾在《后汉演义》中提到:“义从,谓奋愿从行之士。”大概意思是说,赵云带了一批自愿跟随自己的壮士。这个现象在当时很常见。据《三国志梁习传》记载:“习到官,诱谕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乃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
如果赵云只是出身寒门,他又怎么能在家乡常山郡能招募到这么一批子弟兵?而根据当时局势来看,一般有能力在家乡招募乡兵的,往往都是一些豪族。比如曹魏名将李典的叔叔李乾,便在天下大乱时期,在家乡乘县招募了一支子弟兵。赵云既然被推举为这支义从的首领,想必他的家族在常山郡,也有着一定范围内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瓒对赵云的态度。众所周知,赵云在加入到公孙瓒麾下之后,是不受待见的。不然,刘备也不能轻易撬开赵云这个忠义之士的墙角。《三国志公孙瓒》注引《英雄记》曰:“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富贵之,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公孙瓒是庶出子弟,可能从小遭受过耻笑。因而他长大后,对贵族子弟有些反感,反而倾向于底层民众。从其交友来看:“若故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等三人,与之定兄弟之誓”,公孙瓒更加倾向于和走卒商贩做朋友。就连出身不高的刘备,也曾是公孙瓒的故交。《后汉书公孙瓒传》亦云:“(公孙瓒)常言“衣冠皆自以职分富贵,不谢人惠。”故所宠爱,类多商贩庸儿。”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赵云真的出身寒微,那么按照公孙瓒的这个习惯,他应该很乐于与赵云做朋友。而在《云别传》中,公孙瓒对赵云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有嘲讽之意。如此看来,赵云应该也属于公孙瓒口中的“衣冠”子弟。
再来看一下赵云的交友。在那个时代,身份相差很大的人,是很难做朋友的。不然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之时,也不会给出身良好的张飞安排了一个杀猪贩酒的职业。回到赵云身上,他有个出身世家的发小,名叫夏侯兰。据《云别传》记载:“先是,与夏侯惇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夏侯兰接受过良好教育,他所懂得的法律,也不是寻常百姓家中能轻易接触到的,因此他绝非是寒门出身。
而赵云作为夏侯兰的发小,他又怎么会没读过书呢?要知道,在东汉时期,能接受儒家教育熏陶的,无一不是出身富贵之人。说白了,普通人也上不起学。刘备出身寒微,不也是公孙瓒的叔叔资助他来到卢植门下的吗?那么赵云究竟有没有文化呢?答案是肯定的。赵云身上,处处体现着儒家的影子。
《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曰:“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赵云回家为自己的哥哥守丧,是为孝;不忘与刘备的约定,是为义。当然,从赵云的言谈举止中,也能感受出他深厚的教养。在刘备进驻到益州之后,他当时做了一个荒唐的打算:“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
对此,赵云竟然列举了《史记》中的例子来进谏:“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试问一个出身寒门的人,有几个是读过《史记》的。这本书,乃是官学教育中的教材,寻常百姓根本无从得之。
在攻取长沙郡之后,守将赵范曾向把自己的嫂子送给赵云为妻。这个做法在当时很常见,即便是刘备、曹操、孙权,也都有过这个经历。但是赵云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此外,在儒家礼法教育熏陶之下,赵云还着非凡的大局观。
刘备称帝以后,为了重新夺回荆州,赵云还曾劝说刘备要以大局考虑:“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一个人的品行,从他的出身就能看出来。对比一下甘宁就知道了。“地痞”甘宁是水贼出身,即便在归降东吴之后,也难以改变他“粗猛好杀、背信弃义”的性格。但是反观赵云,其品行在整个三国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以赵云的修养、学识和能力来说,他也绝非是寒门出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