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趣历史!
尚之信,清初藩王,平南亲王尚可喜的长子,生于崇德元年,去世于康熙十九年。尚之信字德符,号白,祖居辽东。十九岁的时候,入宫随侍顺治帝左右。康熙十年,回广东与父亲佐理军事,得以封镇南王。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反清,三藩之乱爆发。初时尚之信不听从清廷调令镇压叛乱,在清廷和吴三桂之间持观望态度。康熙十五年,将自己的父亲尚可喜囚禁,夺取平南亲王府大权,响应吴三桂叛乱。没有多久又上书自悔罪过,表示要将功折罪。于是调转矛头,承袭平南亲王爵位,镇压吴三桂叛乱。
康熙十九年,在经过靖南王、平南亲王先后投降倒戈,吴三桂去世之后,平西王一脉败局已定。这个时候康熙帝开始就尚之信在叛乱之时的表现问罪,他命人收集罪证,于八月十八日将尚之信逮捕,不久赐其死罪。
平南亲王一脉,在三藩之乱中的位置比较特殊。因为他这一脉,内部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平南亲王尚可喜是坚定的清朝拥护者,在叛乱之初镇守广东,抵制反军。但是后来长子尚之信却又将尚可喜囚禁,自己夺取大权,响应了叛乱。
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参与叛乱,他这个儿子并且是没有承袭爵位的儿子,为什么会选择囚禁自己的父亲,响应叛乱呢?这个原因,要从平南亲王爵位的承袭开始说起。
尚之信作为尚可喜的长子,按照惯例,亲王的爵位应该是由尚可喜继承的。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也的确如此。但是因为尚可喜有酗酒的恶习,在喝醉酒之后,经常凌虐藩地的百姓。造成的影响极为不贤,受到藩地百姓的痛恨,就连他的父亲也明确的表示了不喜。
尚可喜知道,将爵位传给尚之信绝对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于是后来在心腹谋士金光的建议下,上奏朝廷改嗣次子尚之孝。尚可喜立贤不立长的做法,在旁人看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是在当事人尚之信看来却不是如此,嗣位的更迭,使得尚可喜、尚之信、尚之孝父子三人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吴三桂后来就是抓住这一缝隙,派人游说利诱,表示事成后,封尚之信为王,世守广东,最终使得尚之信将自己的父亲囚禁,夺取亲王府的大权,响应叛乱。
所以尚之信的叛乱有两个原因,一是吴三桂许以封王爵位,世代镇守广东的利益。在清廷即将撤藩之时,这个诱惑还是十分巨大的。第二点也是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改嗣之事引发的父子兄弟间的矛盾。
尚可喜谋士金光评价尚之信:“安达公刚而多虐,勇而寡仁,若以嗣位,必不利于社稷。”
《尚氏族谱》则言:“生而神勇,嗜酒不拘细行。临阵遇危,瞋目一呼,千人俱废,故终身无劲敌。”
相比于《尚氏族谱》,金光的评价无疑更为公正。也正是因为他才能不显,反而存在酗酒的陋习,最终才丢了继承人的位置。否则以他长子的身份,加之跟随尚可喜多年治理军务,如何也不可能落得改嗣的结局。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尚之信莽撞而没有预见性,有勇无谋,所以才会做出一再反叛的事情来。因为一己私利,尚之信选择了囚禁自己的父亲,这是不孝。背叛自己的朝廷,是为不忠。最后又因为心生悔意,背叛盟友,是为不义。
最可笑的是,尚之信在背叛清王朝的时候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一步踏出就再没有反悔的余地了。后来他还背叛吴三桂,投降清王朝,天真的以为可以将功赎罪。却不知道,这只是清王朝的缓兵之计。之所以没有立刻处置他,还让他承袭平南亲王的爵位,只是因为要利用他将平西王镇压。所以最后,他功成之后,得来的是赐死的谕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