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
2、体会苏轼心系民生的感情、乐观豁达,胸怀宽广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会勤诵读、多联想、抓意象的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怀大爱的宽广情怀。
一、导入:
周杰伦的《东风破》这首歌怎么来的?是词作者方文山根据苏轼的词《东风破》改编而成,东风破是词牌名。我们刚学过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赠刘景文》,唐诗宋词,诗词是中国文学中很重要的二种体裁,那么诗词有些什么区别呢?词有词牌名,诗只有题目,词可有题目也可没有题目,词的句式长短不一,诗则字数一致。词牌即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而诗只有几种,故词自由得多。
二、对于诗词,我们该怎样去欣赏呢?请同学们先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以苏轼的《浣溪沙》为例,来学习诗词赏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1、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勤诵读是一个鉴赏的好方法。
先请一个学生读一读,要求准确流利,字正腔圆。请学生评价。老师指正:上下片要停顿长些。再请学生读。
足蹈也叫踏歌,请学生脚踏节奏读。然后手舞足蹈配合读。
古人作诗词讲究平仄,平声应读得舒缓,仄声应读得短促。学生试读平仄。
再手舞足蹈并读出平仄。老师手势指挥齐诵读。
2、人们品读诗词时,常说诗中有画,是因为文字给了人以丰富的想象。所以赏析的另一个好方法就是多想象。
请学生再品读《浣溪沙》,边读边想象。说说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小结:有了联想,平面的文字就变得立体起来,有了生命力,所以赏析诗词,一定不能失去想象。
3、赏析诗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抓意象。意象是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请学生在词中找出认为是意象的事物:枣花、古柳、缫车、牛衣、黄瓜、日、野人家。
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农村氛围?发展生产,安居乐业。
看着这幅农村图景,想象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欣慰,愉快。
可是苏轼有什么好高兴的呢?简介背景。因为和朝廷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自请外调到了杭州,不多久,被迁调到偏远的密州(今山东诸城),四年后又被调迁至徐州(今江苏,靠近山东),到了徐州,又适逢大旱。碰上这么多不顺心,假如是你,会感觉怎样?(沮丧,失望、忧郁等)。
不以个人得失为意,心中装的是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志。乐观豁达,爱民如子,亲民,胸怀宽广。
下片中有一个词很能体现苏轼亲民的特点,是哪个?“试问”。
怎样才算“试问”?客客气气,不想打扰。杜甫《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老妇前致词,吏乎一何怒”,和苏轼的“试问”形成何等鲜明的对比。所以离开徐州时,百姓都依依不舍,所以苏轼到今天仍被后人景仰,决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文学才华,还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怀大爱的人格魅力。
5、总结赏析诗词的三个基本方法:勤诵读、多想象、抓意象。
三、作业: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张志和的《渔歌子》。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二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2、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3、了解诗中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4、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这首古诗的主题。
三、教学难点:
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教法和学法:
诵读法、师生互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宋年间,辽国使者出使大宋,这辽国使者对大宋朝文人的才学早有所闻,于是,想以他本国一直无人能对的死对来为难他们。且听他出的上联是:三才天地人……,(多媒体显示)
串讲:这上联一出,只见当时在朝的文武官员个个面面相觑,摇头叹息,同学们,难道真被一小国使者难住了不成。我们来对对看,怎么样?不过,同学们对联接触得可能不多,我给大家提示一下,“三才”最早出自《易经》,“三才”的内容是天才、地才、人才。那什么内容也包括三部分?请大家打开书本仔细阅读《诗经》的注解一,你也许能马上对出下联。(学生看书,教师提示学生勾画重点)
串讲:有谁能对?(《诗经》风雅颂,很不错,你已是半个东坡了。)
明确:幸亏我大宋朝有博学多才的东坡先生在,只见他略一沉吟,对:四诗风雅颂(多媒体显示)《诗经》将大雅与小雅,合称为“雅”,故此将“风雅颂”称为“四诗”。三对四,天地人对风雅颂,非常工整,得此对句答复,辽使为之赞叹惊愕,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风”指什么?“雅”指什么?“颂”指什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串讲:最能代表《诗经》成就的是“国风”。“风”注解上说是“地方歌谣”那到底是写什么内容的呢?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来看《诗经》的首篇“关雎”,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风的特色。
(二)理解主题
1、范读全诗注意字音和停顿。(多媒体显示)
2、自由读(注意注释中的字音)朗读指导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并在同一位置上重复,要拖长读,显出声音的回环和谐。
3、齐读(正音、停顿:关关/雎鸠)整体感知
提问:诗也就是歌。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风中的诗都是地方民歌。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爱情)
4、是男子追求女子呢,还是女子追求男子?何以看出?(多媒体显示)
问:“好逑”、“窈窕”是什么意思?(君子好逑,注意“好”的读音为第三声,因为意思为“理想的配偶”不是喜欢配偶。“窈窕”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结合。)
串讲:男子追求女子,经历哪些过程?这整个过程我认为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也可以说是爱情的三部曲。(多媒体显示主题内容分析)
5、请同学们仔细研读,哪三部(哪三个阶段),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
学生讨论:(相爱或相恋,相即互相,是双方的。这是两相情愿吗?)
明确:钟情(多媒体显示)哪几句诗写的是这一阶段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多媒体逐步显示)
串讲:钟情于女子以后,第二阶段呢?用什么词语来概括?哪些诗句?(多媒体显示)
“寤寐”“思服”什么意思?讨论后明确:追求(多媒体显示)
串讲:你认为追求的结果是怎样的?理由呢?这一阶段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讨论明确:结合(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多媒体显示)“友之”“乐之”是什么意思?
对这个结果历来有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也有人认为这是追求的结果,也就是结合了。理由是:钟鼓是我国古代的大型乐器,不象现在的年轻人拿把吉他,到人家姑娘面前叮叮咚咚敲上一阵。撞钟击鼓不是随随便便,任何人都能有此排场的,只有贵族在迎娶新娘时才有如此隆重的场面。用琴瑟来比喻婚后幸福的生活。现在,也还用琴瑟之和来表现夫妻和谐。当然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解。
6、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能否概括本诗的主题?(歌颂对爱情的忠贞)(多媒体显示)
7、有感情地朗读。
(三)赏析艺术特色(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兴
串讲:刚才我们在分析诗歌内容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几句诗我们始终没有提到。我们先看第一句:导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后面两句有什么关系?(引出)(多媒体显示诗句)
串讲:这在表现手法上,叫兴,或者说托物起兴。它是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发端。托什么物兴的又是什么?(托“关雎”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为何不说“关关乌鸦”却说“关关雎鸠”换句话说,所起兴的事物和所歌咏的事物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呢?看注解“雎鸠是一种贞鸟”鸟类一般是群居的,而雎鸠却有固定的配偶,也就是一夫一妻,这说明爱情的忠贞。同时就预示着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忠贞的爱情。由此联想到世间美好的婚姻爱情。它在诗中的作用很重要,可以寓意、联想、象征,烘托气氛等。
这首诗中有大量的“兴”句,请同学们在以下几节中找找看,(先言什么,兴什么?)
讨论明确:首章以雎鸟的成双和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应配君子的联想。次章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兴起淑女之难求。末章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起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正是运用了兴的手法,诗歌将人物内心的感情较好地揭示出来了。(根据分析多媒体逐步显示)
2、比、兴经常和比结合使用,在兴的同时,又有比。所谓“比”,简单地说,就是比喻。(多媒体显示)我们刚才分析“兴”时,同时就有“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有以荇菜的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比喻淑女的难求。
3、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赋,所谓“赋”,是铺陈其事,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叙述和描写。这首诗也大量的用了赋这种表现手法。同学们,能找到吗?(全诗写爱情故事就是用了“赋”)。
四、欣赏音律(音韵美)
1、重章叠唱
现在我们分组对读,来思考一下《诗经》在艺术上具有什么特点?(反复)
师:对,有哪些句子是“反复”?
明确:第二章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下文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左右毛之,只改了一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重章叠唱”,(多媒体显示)这种手法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远,如现在的歌曲,在高潮部分再三反复,这是为什么?这样唱才觉得过瘾。使的诗篇回旋跌宕,造成了一唱三叹的效果,突出了诗歌的形象,取得情深味长的效果,增强了感染力。这正是民歌的一个特色。(如好一朵茉莉花)
2、偶句入韵
在音韵上,除了重章叠唱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再读诗歌(押韵)我们以第一小节为例,看看有哪些韵脚?押了什么韵?首句鸠”“洲”“逑”韵角中都有ou,下文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全篇三次换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
3、双声叠韵
师:诗歌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两个韵母相同的)“参差”是双声;(两个声母相同的)“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四)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几首诗歌,分析它的表现手法。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齐读,思考:这首诗继承了《诗经》哪种表现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答案:(兴)(其他几首用同样的方法。)
《秋浦歌》(其十五)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比兴)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赋)
《红烛》闻一多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红烛啊!……(重章叠唱)(用启发性朗读学生很快能回答)
总结:由此可以看出,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的深远:从汉乐府到唐诗、宋词,甚至现代诗歌。
实录
(课前播放歌曲《关雎》,营造一种浓浓的诗意氛围。)
在青河洲,长长短短的碧绿水草随水漂流,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春天。
生:希望。
生:爱情。
师:想像很丰富,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师:未读《诗经》,先闻其名,《诗经》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哪位同学为我们介绍介绍?
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生:《关雎》。
[一唱三叹吟诵《关雎》]
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生:朗读。
师: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生:还要注意语气感情和表情。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学习诗歌的经验。现在,请大声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读,师板书课题。)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说,师评。)
师: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齐读)
师:字音、节奏把握的不错。听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配乐朗读)。
(师读完,掌声响起。)
师:说说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师:语言准确、简洁。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像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生自读,想像画面)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我在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少女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样美丽。
师:好一幅清新怡人的少女采荇图。
生:我在读“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的美好身影使他魂牵梦萦,意醉神迷。
师:生动的语言描摹了君子寤寐思服的画面。
生:我在读“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句诗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红对联,红窗花,红蜡烛,红衣,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
师: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好生让人羡慕。这是现实吗?
生:想像之景。
师:雎鸠和鸣、少女采荇、君子寤寐思服、君子淑女琴瑟和谐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一幅画面,同桌互读,看能否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生读,做陶醉状。)
师:哪两位同学读一读君子长夜难眠的诗句?
(两生读)
(师生同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挺投入,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生齐读)
[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师: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小组讨论交流,以“我从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美”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
(师板书“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最后全班交流。)
生:我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中,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师板书“人物”)
生:这几句诗写出了采荇女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生:我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几句诗中,品出了采荇女是一个文静美好,贤淑善良的女子。
生:我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几句诗中,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诗中的年轻人对爱情非常执著,他爱慕、追求美丽的采荇女,求之不得时,日思夜想,辗转难眠,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师:你很有发现的眼光。
生:我从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语言美。(师板书“语言”)
师:何以见得?
生:押韵,读起来很好听。
师:有道理。仅此而已吗?
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句式大致相同,听起来悦耳。
师: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这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停顿)——
生:重章叠句。
师:除这几句外,还有哪些诗句也是重章叠句?
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刻画了采荇女的勤劳能干。
生:使采荇女的形象深入人心。
生:可以看出君子对她爱慕之切。
生:表现了君子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师:同学们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关雎》的语言美还体现在用词的准确传神上。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如“流”、“采”、“芼”这三个动词,“流”是“捞取”的意思,“采”是“采摘”,“芼”是“挑选”,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采荇女劳作时的情形,严谨有序,一丝不苟。
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字词用得好?
生:“参差”二字修饰“荇菜”,写出了长短不一的荇菜在水中漂流的具体情态。
生:“窈窕”用得好,刻画了淑女的美好品德。
生:“优哉游哉”的“悠”用得好,“悠”,“长”的意思,这个词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小伙子长夜难眠、辗转反侧的情形。
生:我从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意境美。(师板书“意境”)
师:简述你的理由。
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写了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师:由景及人,触景生情,这就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起兴”。
生:我从这首诗中还品出了《关雎》的情感美。
师:何以见得?
生:君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和爱慕之情,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来;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一定是焦虑、苦闷、失望的,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可以看出来,情极生幻,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此刻,君子的内心一定会满溢着陶醉和幸福之情,“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为证。因此,我认为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生动细腻、健康明朗、质朴直率的。
师: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难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师:美诗若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意趣。现在,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朗读技高一筹。(生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男生、女生配乐齐读)
师:男同学读出了阳刚之美,女同学们读出了柔情之美,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共同演绎《关雎》之美。
(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再轻声朗读前四句。)
(师生美读,其乐融融。)
生:(大声)想。
师: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齐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
(课件播放歌曲《关雎》,师生齐唱)
[结束语]
(音乐再次响起)
师:《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教学反思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还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与欣赏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交融的。诵读欣赏很讲究诵读,但这种诵读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读,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读出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要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的真挚感情。
全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他所喜欢的女子的不懈追求和爱情幻想。共分四章。首章四句,以雌雄鸠鸟和鸣求偶连类起兴,写青年男子(君子)对“窈窕淑女”一见倾心,被她的娴静漂亮所打动,想和她结成配偶。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和热恋到了“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第四章,写男子以琴瑟、钟鼓追求意中人,仿佛那位窈窕淑女在钟鼓声中与他真的结成了美满姻缘,诗篇反反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恋、追求过程,诗意层层递进,感情奔放炽热,体现了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
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对于初三的学生来学,他们(她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她们)对爱情有着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同时他们(她们)往往又体现出一种非常害羞的心理。
所以我们面对这首诗绝对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一古老而神圣的话题,尤其是通过这首描写君子对淑女思念得辗转反侧并进而以琴瑟和钟鼓追求的爱情诗。但是在探讨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肤浅了,否则就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基于这点考虑,这堂课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中产生正确的爱情观。在解析《关雎》的基础上,通过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词过渡到对真正的爱情阐释中。我先让学生回归中国古代社会的爱情故事。学生在搜集讨论的基础上主要搜集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台的爱情故事……然后我让学生思索是什么让这些爱情能够永恒。然后我进行总结:千年的岁月没有抹去这些爱情的荣耀,空间的转换也没有褪去这些爱情的光环,风雨的历练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与质感。每年的七夕我们都来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是悲剧性的,然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依然昭示后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梁山泊和朱英台的爱情化为了蝴蝶,穿越时空的隧道依旧飞舞于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说真正的爱情应该能够经受住时空的考验。最后学生自然而然将周围同学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爱情爱情进行比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三
故 乡
韶关南雄黎口中学 邱小兵
目的要求: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1、对比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的主题是重点。
2、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作品中“我”的情感经历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讲述,设问、启发、讨论等法。
2、在各环节中,渗透审美体验。
总教时: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闰土命运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探讨小说主题,渗透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 :
一、 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导入 新课)
同学们,一提到故乡,我们的心中便会涌起许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有童年的欢声笑语,有熟悉的山山水水,有难忘的父老乡亲……终生相伴,魂牵梦绕。是的,我们常怀恋故乡的昨日,但我们更应关注故乡的今日和未来。因为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人在变,生活在变,我们的故乡也在变,我们应以深情的目光关注故乡的变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都曾以深沉的笔调表达对故乡的爱恋、忧伤和希望。
《故乡》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它写出了作者在一个巨变、动荡的时代中对故乡的关注。小说中有父老乡亲的艰辛苦难,有作者无尽的孤独、悲哀和忧伤。作品中的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但“我”并没有什么好心绪,因为这次回故乡却是为了永别故乡而来的。由于母亲的提醒,我想起了童年时代的好友――闰土。于是,“我”便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体验少年闰土带给我的欢乐和中年闰土带给我的悲哀和忧伤。
二、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学生阅读。
(一)整体感知:母亲提起闰土时,我想起了那些情景?
明确:海边月夜图、快乐
[4]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四
过程与方法:小组学习、自主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题,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钱与亲情的关系,启发与鼓励学生自我表达。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五
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于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据说当年罗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岛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于光中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
第一乐章作家身影
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查阅的有关余光中的生平、创作资料以及写作《乡愁》的背景资料。
教师评价、补充、强调: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到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赴美国进修,获爱奥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1974年,受聘香港中文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85年,任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作品多产,风格多样。
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从大陆全面溃退,撤到台湾,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峙。由于这特殊的政治原因,海峡两岸至今仍然处于分离的状态。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从上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创作了不少怀乡诗,被人们称为“乡愁诗人”。代表作有《乡愁》《乡愁四韵》《白玉苦瓜》《春天,遂想起》等。《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大陆与台湾几乎隔绝。这是诗人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回忆起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的`情景,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乡愁世界,去听听他心底的呼唤,去感受他那“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之痛。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标:
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3、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4、体会课文的画面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剧本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2、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描写表现人物。
课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音乐之声》视频、音频
2、(学生)自学课文字词反复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铃儿响叮当》。电影《音乐之声》中的主人玛丽亚热爱歌唱,并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她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玛丽亚的音乐世界,体会她无拘无束的快乐天性及伟大的爱国情怀。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取材于1938年法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玛丽亚,在德国并吞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影片以善良美丽的玛丽娅,奥地利美丽迷人的秀丽风光,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本片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三)、了解剧情
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场景?每个场景写什么?
明确:全文共有两个场景:
第一场景:(开头至“急速地跑下山来”)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
第二场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结尾)在修道院内,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四)、剧情表演
第一个场景表演:
由一个女学生表演主角“玛丽亚在萨尔茨堡的野外,玛丽亚忘情于山上的风光,纵情歌唱”的情景。(歌词可以读)(播放背景音乐《音乐之声》主题曲)
第二个场景表演:
由八名女同学分别表演玛丽亚、修道院院长、贝尔塔、玛格丽塔、贝尔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亚在修道院内的情形。(歌词可以读)(放背景音乐《铃儿响叮当》《哆来咪》)
学生点评表演。
(五)人物形象分析
(明确:在众嬷嬷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玛丽亚自由活泼的性格,是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极不协调的,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她们对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六)问题探究,深入赏析:
1、课文中哪些地方是对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有什么艺术效果?
(第一个场景以及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对玛丽亚形象的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中院长与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则是侧面描写。
课文对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辅相成,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玛丽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侧面描写很见艺术功力: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将正面描写难以表现或无法表现的丰富内容,简练而艺术地加以表现;活泼风趣的议论,增添了轻松欢快的喜剧气氛。)
2.课文是怎样体现音乐故事片的特色的?
(课文作为电影剧本的节选,其中玛丽亚的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带有夸张的歌唱,则富有喜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的音乐故事片的特色,而后者突出地体现了音乐故事片常有的喜剧色彩。)
(恰当。院长唱词的意思是说拿玛利亚毫无办法,这正如人们无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洁的月光”。修道院院长把玛丽亚比做这两件事物,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玛利亚自由活泼的性格和众嬷嬷对玛丽亚的由衷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4、《音乐之声》的成功之处:画面美------形象美-----音乐美——
画面美-----景物秀丽明快
形象美——活泼快乐天使玛丽亚
音乐美——音乐悠扬动听
(七)音乐欣赏:
《铃儿响叮当》、《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哆来咪》
(八)小结:
结束语:享有“音乐之乡”之称德萨尔茨堡是音乐大师其特的故乡,浓郁的音乐氛围使这一片优美的自然风景更具灵气。影片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是献给人类灵魂的声响礼物,这种美我们将继续传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七
次教坛新秀初评我参加了。当拿到文章——贾平凹先生的散文《落叶》时,我想从网上查些资料求得帮助,结果没找到什么。看来是我的观念错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次我不再奢望什么资料,我在寝室里专心的反复的品味文章,倒觉得这样挺好,思想没有丝毫的束缚。
《落叶》一文说的是窗外有一棵法桐,春天枝繁叶茂的,无比温柔和美好,但到了深秋,变得瘦骨嶙峋,作者由此发出了哀叹。来年的春上,法桐依然美好。作者忽然醒悟了,明白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本文写作切入口很小,仅是平时观察的偶得,却表现了“生命如四季,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的大主旨。本文的描写非常生动,尤其是法桐春生夏荣秋落过程的描写,不仅感染着作者,也打动着读者的心。这篇文章是在解读作者的一次心灵体验,读它的同时,读者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触动。初一的学生阅历浅,可能就事论事,也可能由此联想到人生,但仅是概念上的套话,而不能亲身体验提升。
我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同时,关于生命,这个话题很大,容易上成说教课,基于这两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 通过圈划词句品读法桐生长过程及作者面对法桐生发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关注平凡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听音乐(绿叶对根的情意),并欣赏深秋落叶辉煌的画面,使学生沉浸在庄严的气氛中。然后我设计一个问题: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理由(印发的材料已省去题目)。以此带动学生朗读全文,感知文章。先读两遍,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不错,其中张选芝同学回答:“我拟的题目是——落叶的回忆,不仅仅是作者面对落叶产生的美好回忆,也是来年的新叶对落叶的一份回忆。”第二个环节是教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诵,学生听读并思考:
2.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你是一片即将离开枝头的叶子,你会苦闷吗?请吐露心声。记得有个学生陈节回答:“我不会苦闷,我会抓紧最后的时间做完应该做的事,好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出乎我的意料,回答的真不错。最后我让学生再一次朗读文章,整体领悟。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与延伸阅读贾平凹的《地平线》课后,再回想上课情况,觉得有三点值得总结:
1、教学思路清楚,整堂课体现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
2、课文导入体现了开放性原则,既启发了学生的潜在状态,又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只是及时点拨。
同样,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
1、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教案意识,免不了牵着学生的思路按预设轨道推进。
2、我对学生信心不够,学生回答时不敢让他们深入,扣紧词语品味语言不够,以至没有更深入地挖掘。
若是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首先开放自己的思维,不要怕学生偏离自己的教案,而及时地根据课堂当前情况调整教学环节;其次,我会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既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及时加以分析小结,加深学生印象。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八
一、预习
1.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威尼斯商人》。注意与课文有关的情节内容。
2.自读课文,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
二、导入新课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和欧洲最伟大的诗人、戏剧家。他十三四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谋生。1586年前后,他离开家乡到伦敦谋生。据说,他起初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车马,后来进入剧团当雇佣演员。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他的剧本很成功,地位也很快提高。他一共写了两部叙事长诗,一部十四行诗集,37戏剧。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比较重要的有《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
三、介绍剧情梗概
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娅。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娅。鲍四娅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娅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格拉夏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娅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
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娅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娅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的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四、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节选部分内容。
1.学生自读。
2.思考:你认为课文节选部分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哪些人物?
明确:应该是安东尼奥、鲍西娅和夏洛克。
3.提问:节选部分内容故事发生的地点在什么地方?矛盾的主要双方是谁?
明确:在法庭上,矛盾主要在夏洛克和鲍西娅之间展开。
4.提问:矛盾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思考:这矛盾是如何层层发展,进而达到高潮的?
明确:矛盾的发展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公爵、安东尼奥等与夏洛克的直接交锋;第二阶段是的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直接交锋。高潮是第二阶段鲍西娅与夏洛克之间的交锋。
五、讨论鲍西娅的形象意义
1.学生自行阅读有关鲍西娅的内容。
2.提问:戏剧的语言是富有个性化的。请放声朗读文中有关鲍西娅的语言片段,然后说说哪些语句表现了鲍西娅的个性。
3.提问:鲍西娅是如何制服夏洛克的?
明确:先是劝夏洛克,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敏锐地抓住契约中的漏洞,即“这约上并没有允许你取他的一滴血,只是写明着‘一磅肉”’,惩罚了夏洛克。
4.你认为鲍西娅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讨论后明确:聪明、机智而又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六、布置作业
一、讨论夏洛克的形象意义
1.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夏洛克的段落。
2.学生讨论:从课文内容来看,夏洛克应该是具有什么性格?请朗读有关的段落和语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是一个反面角色,被塑造成了邪恶的代表,他的性格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九
一、导入:首先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理清人物关系(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各自口述撰写的于勒这个人物的小传。
于勒的名片
姓名:()
国别:(法国)
生活年代:(19世纪后期)
主要事迹: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
获得荣誉: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这个家伙
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
2、学生自由结合文本,了解于勒的际遇。
3、围绕于勒的个人际遇,对他个人的称呼,或者评价是怎样的,你能从文章中找出来吗?
4、结合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平价,让学生围绕于勒地评价展开对课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设问:人们对待于勒的态度有什么样的不同?
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从文章中找出向对应的语句,加强师生的对话。
三、赏析人物的描写
分组讨论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紧紧结合语言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抓住神态描写,分组讨论,具体分析。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学生根据讨论,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态。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物欲的渴望,往往会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线,我国古代苏秦也有这样一段富有戏剧性的际遇。(补充苏秦的事例)
2、课内小练习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___;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____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3、下面几则关于金钱的名言,或许让我们理智的看待金钱,千万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
1.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无间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
2.金钱是一个无底的大海,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灭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出示小黑板)
四、课外作业设计
假如时过境迁,于勒又发达了,他给菲利普夫妇又来信了,请你以“于勒叔叔又来信了”为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
这节课是第四单元小说部分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在初一、初二曾学过几篇小说,在课外也可能阅读过小说,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对小说的认识和阅读上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本节课把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作为重点,这样虽然使本课的教学时间延长了,但如果学生掌握了学习技巧,对本单元其它课的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
1、削除学生在小说认识上的误区;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小说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初步学习《故乡》一课。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是:
开始还是“今天我推荐”这个固定栏目,实践证明这个栏目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口头表述能力的培养还是很有效的。第二个环节由辨析《故乡》的体裁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学生畅谈他们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阅读小说的方法,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削除大家在小说认识上的误区,总结阅读小说的方法,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创造等诸多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是运用总结出的小说阅读方法去学习《故乡》一课,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只是从宏观上把握作者、时代背景、及小说三要素在本文中的体现,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主题的理解等等可专门用两至三课时来完成。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我采用“竞赛制”教学法教学,这种教法就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试题化,通过竞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它是我于三年前开始摸索出的,现以被列为省级教研课题。
这种教法的特点是:
1、激趣性,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竞争性,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3、合作性,由于采用分组比赛,组内合作必不可少,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实现问题共解,过程共同经历,结果共同分享”的合作目的。
4、主体性,这种教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教学资源的选择者,比赛活动的组织者、主持人和裁判员,而把学生变成了参赛选手,每位学生都感觉自己既像演员,又像观众,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参与性都得到了体现,使他们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5、全面性,由于问题的设计,答题者的选择有师生共同参与,因此可全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可全面考查每一位学生。
6、愉悦性,这种教法使课堂成为开放性的,因此可以形成和谐、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利于挖掘学生智慧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本节课我没有采用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目的是尝试在教学硬件建设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来提高教学效率。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在整套教材中,这是唯一的一个议论文单元,必须结合议论文知识分析阅读教材,注意了读写结合。《短文两篇》“谈读书”和“不求甚解”两文主要论述读书问题。
一、知识目标: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积累文中精辟的句子。理解“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一、短文一导入: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一、短文一导入: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今天就让培根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读书方法吧。
作者简介
二、教授新课
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吹
毛求疵
3、学生边读边思考:(1)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2)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
(4)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5)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7)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学生展示:
(1)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
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5)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6)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7) 正反对比论证。
三、教师小结: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一)短文二导入:“不求甚解”是我们在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学到的一句名言,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它为题意在要真正理解陶渊明的本义。那么,“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什么呢?我们一起从这篇文章中寻求答案吧。
(二)教授新课:
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作者针对什么说法进行论述?
2、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3、作者认为“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什么?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5、文中例举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的事例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有什么
关系?
6、引用陆象山的话有什么用意?
7、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
8、本文在论证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展示:
1、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3、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4、“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
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5、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
6、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7、本文主要讨论了该怎样正确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8、有 立有驳,驳 立结合。
三、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的含义的论述,告诉我们既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也要有
谦虚的读书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1、掌握课文中的要点问题。
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短文两篇
《谈读书》比喻、排比、对比
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
《不求甚解》破立结合,辩证全面
教学本文采用“批注式阅读法”,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前面说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所以,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在诗歌中,这些关系和谐地同构于审美主体,因而形成了理想的爱情审美观。
其实《诗经》中,不只是《关雎》,还有《桃夭》、《蒹葭》等大量的诗歌都体现着这种理想的审美关系。《蒹葭》更是把爱情的审美体验提升到了主体对于时空和生命哲性思考的高度。
《关雎》是周朝的民歌。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扬主体理性的人治时期,统治者建构了以宗法血缘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因此美学观念也相应地被浸染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早期的儒家学说以“和”为美,视主体的功德圆满为终极追求,在一定的程度上尊重了人的自然性。《论语·先进》中孔子独倾心于曾子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早期的儒家学说不是泯灭人的自然性的。反映在爱情审美价值观上,就是《关雎》闪耀的那种“和”美与人性美的特点,在肯定了人的自然性的同时,又以社会理性作为自觉要求,强调了伦理道德观念,体现了作为社会的人的理想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唯其如此,《关雎》才得以列诗三百之冠,并倍受后人推崇。另外,民间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为这种爱情审美追求提供了合适的生长土壤和温度。
但是,这样理想的爱情审美价值取向在主流话语中只是昙花一现,在此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屹立于风雨中的冰凉的贞节牌坊才是爱情的基本意象,昭示着历史发展的真实。闪耀于先秦爱情审美价值观中的人性光.
以上说的是它的情感美。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用诗一般精美的语言,热情赞誉了伏尔泰卓越的历史贡献、伟大的人格魅力,再现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使这个形象永驻人们心中。雨果的语言,凝重隽永,深沉壮丽,热烈中饱含理性。在缅怀伏尔泰的同时,我们也充分领略到了这位浪漫主义大师的非凡魅力。他们是法兰西的骄傲,更是全世界人们的骄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的写法及含义。2.了解演讲词的现场感、交流感的特点。
能力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歌颂和景仰。
2.在朗读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谐、和平、正义等思想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风格。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语气来体会作者的激情。
难点: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的重大意义。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突破方法: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作为一篇演讲词,本文诗化的语言风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闪耀的思想光辉,使它成为朗读教学的难得材料,要把朗读的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理解、欣赏精彩的语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品味欣赏。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研讨、置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启蒙运动的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浪漫主义、启蒙运动,讲述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
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设计(一)
伏尔泰逝世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们还在纪念他。雨果说,他是永生的。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也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种矛盾关系是如何转化的呢?文中还说“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伏尔泰,这个响亮的名字,他的光芒来自哪里?又洒向何方?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讲述伏尔泰的故事。
设计(二)
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演讲词。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演讲。
设计(三)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时的军官。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这样两位相隔百年的文坛奇葩是怎样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呢?让我们来学习雨果这位从伏尔泰思想中汲取力量的人道主义斗士,在“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伏尔泰与世长辞的一百年后,发表的富有战斗激情的演说。
二、朗读课文,感受激情
1.听读课文,初步感受激情。
朗读练习:
(2)范读、听读、评读
先是闭上眼,完全调动听力,听朗读带。
带着美的感受,学生试读,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注意不同的语气,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尤其注意词语的重音以及停顿:“但他是永生的”“受到未来的祝福”“他是一个世纪”“大深渊最初的微光”“你永恒的光荣”“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微笑,就是伏尔泰”“够了!够了!暴君们”“维克多?雨果万岁!”
师生共同依据演讲的特点点评朗读情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选择几个最能代表这种语言风格的段落自由朗读。
2.结构解读,理清文章思路。
这篇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伟大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构成了整个演说的脉络层次。
关于文章的结构,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各抒己见。明确:
第一部分(第1段):总的评价伏尔泰在历的非凡地位、世纪性的贡献。
第二部分(第2~9段):崇高的礼赞:回顾历史,伏尔泰为被压迫的人类而孤军奋战。
第三部分(第10~12段):赞美人格,伏尔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第四部分(第13~14段):总结全文,再次揭示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激励后来人。
三、走近伏尔泰,与名人零距离
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可补充讲述“卡拉斯事件”和“伏尔泰之死”,激发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的情趣。
2.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怎样理解“理性的”?
讨论明确:雨果在盛赞伏尔泰的历史功绩时说“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演讲的最后部分,雨果又说,从伏尔泰开始,“人类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联系全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良知”与“思想”,就是“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概念,是认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及局限性的关键。在启蒙运动以前,西方人还活在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的阴影之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虽然对其有所冲击,但还未能从根本上摧毁神权与王权的强大统治,“人的尊严”还未能真正确立起来。正是以伏尔泰为的一代启蒙思想家,才-了宗教神权与世俗王权的“不证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审判。及至19世纪初,雨果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为无上,所以他才在演说最后大声疾呼“理性的”。
合作探究,学生间可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
3.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感情充沛地朗读,体会雨果充满激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并努力把它们背诵下来。
(2)讨论交流:请选择几例最能体现作者语言风格的段落、句子,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含意。
简单提示:在语言的背后是雨果对黑暗现实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锐抨击,对人道主义的热切呼唤。
这种诗化的语言主要有几个特点:
鲜明对比:“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未来”象征着正义与光明。他受到“过去的诅咒”,恰好反衬出他与黑暗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生动比喻:“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辉,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这句话既反映了伏尔泰“是一个世纪”,概括出18世纪法国的历史特点,又颂赞了他因其所行使的职能和使命,成为人类思想的一代宗师。
渲染夸张:“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这富有激情的生动呼告,表现了雨果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
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方法可用对话式,合作探究。
(3)体会本文口语性强和演讲的现场感和交流感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演讲的特点。(有声语言、态势语言、主体形象)(可以播放一小段演讲的vcd)
用短句、问句和排偶句增加口语色彩。如,“微笑,就是伏尔泰”“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等等。
注意和现场交流。如,提示听众:“各位先生”“先生们”“我再说一遍”,这些提示使听众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四、提高认识,拓展思路
学生四人一组,探讨研究:
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请分析伏尔泰形象的意义以及今天对我们的启发。
学生自由发言,知道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互相补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单单能说出结论,要尽量说出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讨论明确:他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是-,建立自由。雨果对于伏尔泰的论说和评价,在今天,对我们的人生依然有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五、布置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仿照例句句式,另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3.“微笑,就是伏尔泰。”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是一种真胸怀,一种真境界。微笑着面对人生,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1、感受朦胧诗的创作特点,初步体会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以及意象运用的技法。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
3、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激发爱国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导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面对刚经过的十年__,遍体鳞伤的祖国,青年诗人舒婷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真挚而浓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抒发。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诗句的轻重音、节奏。
3、全班配乐齐声郎读。
4、朗读后思考这首诗大致可分为几部分?试着给每一节加个标题概括。
明确:
第一部分:过去的落后
第二部分:现在的痛苦
第三部分:未来的希望
第四部分:自我的奉献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这首诗是使用第几人称写的?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一形象?
明确:本诗是以第一人称创作的,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向诗中的祖国“你”表达了深沉的关心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其中“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诗中的“我”是那个时代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心系祖国的青年的典型,经过十年浩劫,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复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2、小组合作探究:本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试着对每小节进行分析。以语文学习小组讨论,8分钟后请代表发言。
明确: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脉相连,荣辱、生死与共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包括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前面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表现了这些意象所经历的痛苦,时间短语“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等,将其所经历过漫长的岁月表现出来。“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末尾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悲壮感叹,这样不仅使叙述角度的变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 潮中稍作停顿。以下两节也是以这种方式结尾。
第二节,在该小节里,修饰语“贫穷”“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诗歌的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这一节重在精神。在精神上,人们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第三节,着重描写现在。在经历浩劫后,祖国母亲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等,都表明祖国慢慢摆脱束缚,开始蒸蒸日上。
第四节,本小结内容集中体现“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从个体上来说,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是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如何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庄严的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最后,诗歌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束。
3、舒婷于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是如何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缺始终流动着对祖国挚爱、依恋和赞颂。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用诗中“我是你……”的句式仿写,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真挚情感。小组合作,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教师全程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作业:课外阅读舒婷《致橡树》,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认识社会。
教学重点:对人物形象地分析。
教学难点:透析文字认识社会。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明确目标:
1.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认识社会。
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教师简介作者: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世界级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
2、明确学习要求:
a、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b、文章写了多少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讨论明确:
小说讲述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广场上处理狗咬人事件的故事。(讲解方法)概括一件事,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几个因素。
文章写到的人物有很多:警官奥楚蔑洛夫、巡警、赫留金、将军家的厨师、将军、将军的哥哥、以及围观的看客。主人公是警官。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主人公关键在于人物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否是作者细致刻画的人物。
三、学生探究、教师精讲。
请学生用“ 的奥楚蔑洛夫”更换文章的标题。
1、 组织学生讨论。
2、 学生发表见解 :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厚颜无耻等。
3、 教师精讲:主人公是个专横的沙皇警察,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横跋扈、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如果能够一个字概括奥楚蔑洛夫的话,那就是变。主人公身上有没有不变的东西?
板书:
四、局部探究:
警官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执法者,可连警官都是这样,那社会会是什么样呢?
要求学生从第一段中透析时代背景。
明确:死气沉沉、冷漠萧条,到 处充满着饥饿和贫穷。人愚昧麻木,无聊又不甘寂寞。
介绍社会背景及课文的社会意义:
像奥楚篾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作者以极端憎恶的感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这是作者塑造“变色龙”——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典型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五、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体会,教师总结:
读小说,理情节, 知内容;抓人物,看言行,知性格;
析环境,认社会。
六、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变色龙》一课,分析了人物,通过字里行间读出了时代背景。但我想,我们更重要的是总结了阅读小说的方法。愿大家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去读更多的小说。
七、布置作业:
续写“奥楚蔑洛夫”离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