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9篇)

栏目:四号文库 更新时间:2024-09-16 09:51:02 作者:文/会员上传 发布时间: 人气: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一1、认识“古、诗”......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一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

谈话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学了前面的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么样的呢?

2、古代的人啊,跟小朋友一样也非常喜欢春天!所以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

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去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古、诗、首”。)

初读课文

1、自由读题。(区分“春”“村”的读音)

2、自读古诗,自学生字。

1) 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 准确认读诗中的生字。

试读课文、读出诗韵

1、师范读。(注意读好韵脚“晓、鸟、少”和“天、烟、鸢”。)

2、学生跟师读。

3、指名读。

4、师生对读。

5、学生齐读。

认读、识记生字

1、指名拼读生字。(领读)

(注意读准“诗、首、处”和“村、醉、散”的声母。)

2、齐读生字。

3、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1) 自由记生字。

2) 共同探讨识记生字的办法。

(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等。

自—首 舍—古 读—诗 对—树—村 睡—眠

闪—问—间—闻 屋—居 醒—醉 亲—童 外—处)

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巩固生字:

两首古诗 一首儿歌 冬眠 到处 见闻

乡村 居住 烟花 童话 散步

指导写字

1、书写生字“古、声、多”。

2、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笔顺,并逐一指导。

古:横要长而凸。

声:上为“士”,上横长,下横短。

多:上下两部分一样,但位置要注意必须写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

3、生练习书写。

复习

1、齐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

朗读感悟、理解古诗

1、看课文插图,听配乐朗诵。

2、全班齐读《春晓》、《村居》。

3、学生自由读,思考:我从中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汇报自读情况,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5、分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6、反馈释疑,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讲解或点拨。

背诵古诗

1、指导朗诵。(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 师范读。

2) 自愿读。

3) 比赛读(同桌赛、小组赛)。

2、背诵古诗。(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师生对背等。)

指导书写

1、口头扩词:

古()()()声()()()

多()()()处()()()

知()()()忙()()()

2、书写生字“处、知、忙”。

3、观察生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生字的笔顺,并逐一指导。

处:半包围结构,捺要拖长、“包住”。

知:左右结构,“口”在右边偏下。

忙;左右结构,“竖”要垂直且稍长。

4、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扩展活动

班里开展一次放风筝活动。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村居》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村居》所描绘的情景。

2、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预习提纲:

导入揭题——读诗,学习字词——学习《村居》——小结作业

一、导入揭题

1、回忆读过的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指名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两首描写春的诗。读题。

二、读诗,学习字词

1、出示两首诗,介绍作者。

2、自读全诗,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指读读好“鸢”“拂”。齐读

三、学习《村居》

1、小组讨论自学《村居》。要求:

每个人先自学,反复读诗句,看看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没读懂;再小组讨论,自己的理解说给大家听,看看是否和大家一样,不理解的请教同学;最后,结合小组智慧,把自己组的理解写下来。

2、自学,讨论。

3、再读诗。思考讨论:

(1)、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问?

4、读诗、背诗。

四、小结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

3、把《村居》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四

《清平乐·村居》一课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如何使学生在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来感受田园生活的意境,从而受到美育的熏陶?可作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在古乐中“走向村居”,恬淡走近诗词(读对读通)

教学伊始,在揭示课题前可以先出示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画,让学生在古筝乐曲的相伴中欣赏这幅画面,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纷纷踊跃的举手发言,交流热烈,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之后,让学生对照出示的图画,借助课后的拼音,带着自己的感受,将这首词读正确,读通顺,从学生的朗读情况来看,他们已初步感知了词的内容。

二、在吴音中“走入村居”,悠闲走进诗词(自己读懂)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之后,再次让学生带着感受,对照图画读这首词。

这里采用 “以图画为先导,以音乐作铺垫,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教学时围绕“你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展开交流。交流时,学生跃跃欲试,相互启发,思维碰撞。

当学生谈到读懂了“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句时,相机提了这样两个问题:

1、“这里是谁在讲吴音?”

2、“你想象一下他们会讲些什么呢?”真是一波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之后,可以播放了一段吴地方言的录音,这时学生更是兴致盎然,手舞足蹈,以讲自己所在的吴方言为趣,仿佛个个身临其境,整个教室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再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词的意境。学生会在轻松、悠闲的音乐中对词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三、在欣赏中“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词意(读好读出来)

在学生能读出意思的基础上,又该如何使学生的身心与朗读内容融为一体呢?一首诗词不但要读懂而且要读好,这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心放进去,再读这首词,谈自己的感受。(提示:你感觉这户农村人家生活得怎样?)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生活得很温馨。”;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很和睦,我好羡慕。”;也有的同学说:“这一家人毫无一点烦恼,我也真想去那里生活。”……同学们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可看出他们感受到了这安宁、悠闲的乡村田园生活,也充满着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同学们通过字字到位的读、读出图意、读出韵味的螺旋上升的朗读练习,理解了词意,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了情感的熏陶。

四、在积累中“放眼村居”,漫步走进词海(读宽读下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发动学生与老师一起在信息平台查找有关江南、村居的诗词,在纵向回忆低年段阅读过的《江南》、《忆江南》、《水乡歌》后,学生找到了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好诗好词,甚至找到了卡秀网站上的flash动画贺卡《梦里水乡》、《江南》;在语文实践活动课上,孩子们通过吟诵诗词,不仅能增长见识、广博见闻,而且懂得要和作者息息相关、心心相印,在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自豪地感慨:“中国不愧是诗词的国度,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应当如蜜蜂采蜜,充实自己,沾上文人的雅气……”相信厚积不仅可以薄发,而且会在孩子们的生命中多一分灵气,为将来的美丽人生做好奠基。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习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4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六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本课两首古诗,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背诵。教学时,首先出示课件的精美画面,感受春天,从视觉上抓住学生,为诗文的理解做好铺垫。教学时不要对诗句作过多的分析。诗的内容和意境,结合课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古诗文,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熟知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细致学习,可引导学生根据新旧字的联系,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想出识记的方法,在小组内实行,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识记的快,选出最好的识记方法,激发学生动脑、自学的意识。《春晓》一课,生字较少,且部分学生可能已会,可以先学习古诗,在处理生字;《村居》一课生字较多,可先学习生字,后学习古诗。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学习《春晓》)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

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

1、出示图1: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

2、师述:桃花静静地盛开着,花瓣是那么新鲜,像刚被雨水洗过似的`。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巢里飞出来,有的站在枝头欢叫,有的在树间飞来飞去,自由欢快,没有人来打搅,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早晨)

3、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

4、(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

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七

1.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等多种方式理解词句,理解词意,并能够背诵。

2.感受到词人所营造的安适恬淡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感受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赫赫有名,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传奇英雄:在战场上,他所向披靡,英勇善战;在文学的园地里,他著作颇丰,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有许多人追随他,形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辛派词人”。他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先后有二十余年是在江西农村度过的,其间写下的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词作,也深受人们的喜欢。今天我们学习的《清平乐村居》,便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篇。

2.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时边板书边说“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所以中间要空一格)要把课题读好,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乐”的读音,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略有停顿)

3.读题。

4.“村居”你能理解吗?(乡村人家)从“村居”一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过渡)那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里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文,来读读这首词,一起走进词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自读课文。

3.指名读,师生评,再齐读。

三、二读课文,读出节奏。

2.指名读,师相机评价引导。

四、三读课文,熟读成诵。

1.师:这46个字的词,老师可以不用看书,就能背诵出来,你们能背诵出来吗?想超过老师吗?那我们来比一比。要求:要读出节奏美感。

2.指名背诵。

五、学生质疑,理解词意。

2.质疑。(如果学生能解答,可让学生说说你怎么知道的)

3.老师点拨。(重点:吴音;卧剥莲蓬)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翁:看图,谁是翁?柳宗元的《江雪》中说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

媪:看看部首?明白吧!图上只有一位女性。指的是年老的妇女。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基本上每个词的意思解决了,可是要把它完整地说出来还不太容易。因为古人为了压韵,常常会打乱词序。没关系,试试看。(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

无赖:这个词的意思最有意思。它和我们现在平时说的“无赖”意思相同吗?究竟是什么?看看插图,这个小“无赖”在干什么?能用词来形容他吗?对,我们可以把“无赖”当作“顽皮”、“调皮”说。

……

(你有一双慧眼,找到了这首词中最有分量、最值得研究的字眼了。)

4.理解了意思,这样读来就更加有味道了。我们男生先来读读看。女同学也来试试。

六、读课文,读出画面

2.学生试着边低声吟诵,边想象画面。

3.指名学生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

*没有世俗的侵扰,怎能不悠然自得?

*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呀!

*小儿虽然顽皮,可是我们看看他的眼睛,你能够读出他的——专心、认真。谁说我没事情做,我这不是正在干活呢?难怪词人最喜欢他呢!孩子的魅力无人能抵挡呀!

……

4、你觉得哪一句最有情趣?为什么?(一老一少)……

5、小结:

清新秀丽的景色让词人心醉,朴素纯真的人们让词人亲切,可爱的孩童又让词人身心愉悦。他是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朴实无华的人们。我想他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一定在笑、在回味。——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词人的情境。

4.配乐朗诵。

七、拓展阅读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南宋杨万里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对照注释读一读,想想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首诗推荐给大家。

2、小结: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一段绵延不绝的情。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一定对宋词有了新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宋词中尽情遨游,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跟随着辛弃疾来到了宋代的农村,和他一起感受到那里的田园风光,一起领略了那里的民风淳朴。我想对于我们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人来说,心灵也受到了一次享受。

八、作业:抓住空白,展开想象,扩写句子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在表现手法上与国画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古诗词语言含蓄,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也就有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再读读词,联系插图,加上想象,把最打动你的景或最喜欢的人用几句话写下来。或能不能把你认为最有情趣的句子,通过你的想象使它变得更加具体呢?比如“几杯酒下了肚,老两口的话也多了起来,老爷爷笑着对老奶奶说:……”当然,你也可以写乡村的景色,还可以写大儿、二儿、小儿。

【意图: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并把内在的言语转为书面语言。】

清平乐村居(改写)

乐余小学五(3)茅宇婷

从前,有一对老夫妻,他们住在一所低矮的茅屋里面。他们的生活虽然很清苦,但是他们感到很幸福、快乐,因为他们有三个孝顺的儿子。

夏天到了,池塘里开出了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它们有的已经盛开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碧绿的荷叶配上粉红的荷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正是一幅安居乐业的景象啊!”辛弃疾看到这情景,不由得感叹道,“如果我们宋朝的老百姓都能这样生活,那该多好啊!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八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习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习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习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村居的教案和板书设计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4、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准备]

1、投影2、范读磁带3、配乐磁带4、收集辛弃疾和有关“词”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插图、筝曲。

2、图中描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3、这幅图就是根据辛弃疾写的一首词而创作的。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板书题目:清平乐村居

引入诗,范读。

二、读准课文,理解词义。

1、听课文录音,注意几个字音。

2、布置自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板书:读准

4、检查:

指名读,准音。

“乐”“媚”、“翁媪”、“笼”、“剥”、“莲蓬”

5、简介:词是诗的一种。

6、继续读,想想能够明白什么意思。

7、相机交流、理解:

(1)“锄豆”、“卧”、“茅檐”、“无赖”、“吴音”、“相媚好”等词的意思。

(2)词牌名与题目的文体知识,“村居”的意思。

8、质疑。

9、几杯酒下肚,老爷爷、老奶奶微微有点醉,心理高兴,他俩就闲聊起来。

想想,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10、过渡:

通过朗读和自学就能把意思读懂(相继板书)。当然,不但要读懂,还要把这首词读好。(相机板书)

三、体悟意境,内化表达。

1、把这首词读好,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读。

布置自渎。

2、创设朗读情境,自由朗读。

3、激情:老爷爷、老奶奶在茅檐下看看景色,聊聊天。感觉怎么样?

4、齐读课文。

5、展示画面。理清顺序。练习背诵。

6、指名试背。

7、读得这么好,大家是不是可以写写什么。人物,环境,感受皆可,有感而发就行。

8、交流文章。

9、总结: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辛弃疾为我们描写的这首清新宁静的词吧!

齐读。

四、作业:

(1)找几首辛弃疾写的其它的词来读读,品味品味。

(2)也可以寻找其他词人写的词,读读背背,在班级里开展古诗词朗诵会。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