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数学课堂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并认识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2.学生经历量角器形成的过程,在一步一步的操作中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通过判断、比较、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会读量角器的两圈刻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角、10小角、18等份和180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器。
课前活动:
游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媒体出示一个角,演示角变大、变小。
2.明确角的大小的含义。
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角的知识。
二、探索量角工具。
1.猜一猜: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呢?
2.验证:(教师出示材料)
(1)出示一个活动角,用它能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吗?指定一学生上台演示。
(2)出示一些大小一样的小角,用它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
3.小组活动:运用这些大小一样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交流反馈:
重点:
(1)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2)小角比的优点。
5.导出量角工具:18个小角拼成的半圆工具。
6.初步量角:
(1)试一试:解决用18等份的半圆工具量角时注意的问题。
(2)练一练:用这个半圆工具再量几个角,引出细分,变成180等份。
三、认识量角器。
1.优化量角工具。
(1)认识1的角。
师:为了更加精确的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一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这样,就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个小小角,每个小小角的大小就是1度。
(2)认识几度的角。
2.认识内、外刻度线。
(1)出示5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2)出示125的角:这个角多少度?你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内圈刻度。
(3)出示反方向55的角,这个角又是几度呢?
师引出在180等份的半圆工具上标上外圈刻度。
3.出示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认识量角器。
四、用量角器量角。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想想做做4)。
重点:
(1)怎样正确读出一个角的度数。
(2)学生体会应该怎样正确摆量角器。
2.示范量角(突出量角要点)。
3.学生独立量角(想想做做1)。
4.拓展练习: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角的什么知识?(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数学课堂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并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复习旧知。
出示题目:比较大小:0.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
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移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
2、导入新课。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移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探究规律
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
指名回答,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
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点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2、小数点移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
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9mm)
(2)移动0.009m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板书:0.09m=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
(板书:0.9m=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数学课堂教案篇三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正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归纳,让学生体会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使他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会判断正数、负数及理解对数0表示量的意义,能为下一节课讲述有理数的分类,大小的比较等打下基础,因此成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用负数表示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很不习惯,因此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是在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而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通过一系列探索和讨论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和归纳,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使学生不仅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同时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精神。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一课时
投影仪(电脑)
启发学生举出生活中常遇到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针对学生列举的例子给予适当点评,鼓励。
判断一些量是否具有相反意义:(出示幻灯片一)
例1、判断下面各对量是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温度是零上25℃和零下18℃;
(2)某条河的水位上升0.7米和下降1.2米。
(3)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和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
教师综上进行引导: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表示这量的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表示这个量的前面放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
鼓励学生任意结组,举例说明,巩固练习。
做一做:(出示幻灯片二)
1、请你仿照天气预报中对气温的表示方法,完成下表:略
2、请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数表示出来
(1)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
(2)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米和吐鲁番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5米
(3)商品价格上涨10%和下降15%.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最后板书答案。
议一议:(出示幻灯片三)
观察由前面的问题得到的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同时板书课题及正、负数的概念。
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得到的这样的数叫做负数;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一个“+”得到的,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教师强调两点: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数中的“+”可以省略不写。
1、下面哪对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
(1)在知识竞赛中,加20分和扣10分。
(2)一座水库水量增加10000立方米和减少12000立方米。
(3)某汽车站开进汽车28辆和开出汽车24辆。
(4)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和面积是27平方厘米。
2、写出与下列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飞机上升200米,____________________
(2)铅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2克,_________
(3)木材公司购进木材2024立方米,________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3,19,+0.4,0,3.14,+,-,-0.01
(出示幻灯片五)
第81个数是_______,第2024个数是_______.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并适当鼓励。
(1)本周小张一共用掉了多少钱?存进了多少钱?
(2)储蓄罐中的钱与原来的相比多了还是少了?
(3)如果不用正负数的方法记账,你还可以怎样记帐?比较各种记帐方法的优劣。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体会?
教师简要点评,同时对学生的总结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最后告诉学生,负数最早记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中,比国外早一千多年,借此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数学课堂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
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
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
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p7第7题。
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
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
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
六、拓展延伸
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
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
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
七、单元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数学课堂教案篇五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负数的引入和意义
创设情景,生活实例引入,观察猜想,合作探究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学生答后,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
为了表示半小时、四元八角七分、,我们需用到分数1/2和小数4.87。
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
(二)、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
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
又如,某仓库昨天运进货物吨,今天运出货物吨,运进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
同学们能举例子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
现在,数学中采用符号来区分,规定零上5℃记作+5℃(读作正5℃)或5℃,把零下5℃记作-5℃(读作负5℃).这样,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筒明地表示出来了。
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高于海平面8848米,记作+8848米;低于海平面155米,记作-155米;
运进纲物吨,记作+;运出货物吨,记作-。
教师讲解: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
-11,4,8,+73,-2,7,-8,12,-;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课堂练习
任意写出6个正数与6个负数,并分别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大括号里: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数学课堂教案篇六
1.通过动手做练习,进一步熟练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
2.边练习边观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乐趣。
通过一位数整除三位数的基本练习课,巩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1.独立计算课本第27第5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计算的方法。(有的同学做了275=135,直接就得出:1355=27)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这个方法好吗?我们就用乘除之间的关系来计算。
2.估一估,算一算课本第27页的第6题。
1.判断课本第26页第3题商的余数。
要指导自己判断是否正确,可用什么方法验证?
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看看它们商为数与你判断的是否一致。
再仔细观察以下,商的为数与什么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除数一位数
被除数首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位数
被除数首位不够除:
商的位数=被除数的为数
2.27页第7题
数学课堂教案篇七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数学课堂教案篇八
1、认识颜色与图形
2、通过游戏尝试小组合作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会合作的快乐。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1、教具颜色骰子,图形骰子
2、幼儿操作材料
一、图片导入骰子
二、出示教具颜色骰子,认识颜色,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颜色。
三、出示图形筛子,认识图形,通过投骰子请幼儿在记录卡上找出相应图形
四、请幼儿上太台2个骰子同时投出,如红色、圆形。引导幼儿认识并说出红色圆形,并在记录卡上找出来。
五、幼儿操作
1、讲述操作要求与规则
2、分发操作材料
3、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4、评价幼儿操作记录卡
六、活动结束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数学课堂教案篇九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
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有条件的可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数学课堂教案篇十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一、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最上面)
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数学课堂教案篇十一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