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手变化出不同的动物造型。
2、大胆运用各种颜料进行动物手形彩绘,感受在手上绘画的乐趣和成就感。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手型彩绘课件。
2、毛笔各24个、各色水粉颜料4组、涮笔筒4个、纸巾24个。
三、活动过程:
1、观看动物演出,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森林里面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动物演出,你们想去参加吗?快看,演出开始啦!
(动物表演)
师:表演精彩吗?那我们给点掌声吧!这么精彩的演出,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参加呀?
师:这些动物都是什么变成的?手怎么样做才能变成可爱的动物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把动物朋友请出来吧。
2、观察手型怎么变成动物
师:公鸡是怎么变成的?也来变一变。
师:现在呀,动物朋友们有些累了,我们请他们去休息一下吧!
3、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体验手型的乐趣
斑马
师:对了,是斑马。斑马走路,啪嗒啪嗒,赶快,小斑马们,跑起来喽!
(2)鳄鱼
师:小手准备好!咦,这回是谁呀?再猜一猜。嗯,是鳄鱼!仔细瞧瞧,鳄鱼的什么?好,长大嘴巴,咔嚓咔嚓。
鹦鹉
师:谁来了?是彩色的小鹦鹉呀!鹦鹉的嘴巴怎么变的呀?嗯,手指弯下来。小鹦鹉的本领是什么?小鹦鹉,有礼貌,见到客人问声好,你好,你好!
天鹅
师:小手准备好!变,变出了什么?是美丽的小天鹅呀。小天鹅,爱跳舞,点点头,转个圈,一起来跳芭蕾舞。
大象
师:最后,瞧瞧谁来了。大象最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一个长鼻子和象牙。大象宝宝真可爱,长长鼻子胖脑袋。
提问:小朋友们变得可真不错。那想想看,小手除了可以变出图片上的动物,还能变出其他小动物吗?我请你们在脑袋里想一想,然后用小手变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好,小手准备好,变!
师:你变得是什么?可真想象呀。还有谁也来介绍一下。
4、教师现场示范,帮助幼儿了解作画步骤
师:看了小朋友们变出的动物都这么可爱,我也想来试一试。小眼睛,看仔细,我的小手变成了什么小动物呢?再猜一猜。对了,是小蛇呀。参加深林舞会要有好看的服装,那我来给小蛇打扮一下,看,老师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来打扮小蛇,有毛笔、水、颜料、吸水垫。好,接下来,仔细看好我是怎么给小蛇穿衣服的,首先,把毛笔从水里拿出来,在盆边上刮一刮,再放到吸水垫上把水吸干,接下去,为小蛇选择一种颜料,小蛇是什么颜色的呢?嗯,今天可是森里舞会,所以我要给它打扮的漂亮一些,我选择红色来给小蛇涂上。好,涂完背上的颜色,接下来,我要涂蛇肚皮上的白色啦,毛笔该怎么办?放进水里把笔洗干净,然后在吸水垫上把水吸干,再蘸上白色涂上。我的小蛇完成啦,但不够漂亮,再添上一些花纹。看好看吗?嗯,真好看,如果小蛇把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更漂亮了,看,小蛇把眼睛睁大了,这回它可以去参加森林舞会啦!
师!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好,赶快,站起来,轻轻地去边上找个空位给自己的小动物穿上漂亮的服装吧!
5、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动物表演
师:小动物,森里舞会马上就要开始啦,赶快过来呀!我们一起举起小动物给我们的客人老师表演一下吧!
四、活动反思: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为了达到“趣味、想象、创新”的幼儿园美术教育理想状态,我选择了本次教学活动,并对它进行了一定的改编。摒弃了传统的美术教学格局,没有运用到彩笔在纸上绘画,而是组织幼儿在手上进行作画。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以积极运用幼儿的视觉感官为原则,引导他们在充分欣赏动物手形彩绘的美和感知动物手形彩绘其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愿望,从而产生表现美的情趣。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也很乐意用小手去模仿、去创造。通过活动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二
1.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实物——杯子,自主参与绘画,画出杯子的主要特征。
2.鼓励幼儿用点、线、图案等大胆地装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体验写生画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1.幼儿自带杯子。
2.画板、笔、纸等。
3.四个角度画的杯子,五角星贴花。
4.幼儿围坐成圆形。
1.观察杯子,了解杯子的结构。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杯子)师:杯子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讲述。
师:(指杯口)这又是什么?(杯口)除了有杯口,还有什么?(杯身、杯把、杯盖等)
2.学习从不同角度取景写生。
师:我很喜欢这只杯子,想给它拍张照,用什么拍呢?
(1)教师示范取景框的使用,及时画下所拍照。(勾画的要大)师:你想给他拍张照吗?站在哪里拍好呢?站在不同角度看看杯子有什么变化。
(2)带领幼儿围着杯子用取景框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讲述。
3.出示范例画,请幼儿对照找出各个角度的杯子。
4.提出幼儿绘画要求。
(1)引导幼儿进行装饰。
(2)提出要求。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6.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张照片,请你把五角星送给它,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张照片。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三
1、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音乐,脸谱图片,操作材料等。
一、播放京剧音乐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小结: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二、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的对称、颜色的表现形式。
1、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和图案代表的意义。
出示歌曲中的5种脸谱。简单介绍人物及颜色代表意义。
(老师把京剧里的几位人物请到了大2班教室,我们来看看都有谁?)
总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黑、白等,颜色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聪明还是愚蠢,红色、黑色代表有正义感,黄色表示有智慧,白色代表坏人、奸诈,蓝色代表勇敢刚强。
2、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好,其实脸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提问:小朋友,认真看看左边和右边是怎样的?(一样)
总结:左右两边一样呢,叫做对称。脸谱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所以左边和右边的轮廓和颜色都是一样的。
三、幼儿操作出示两幅勾好线的脸谱,请幼儿给他们化妆。
四、展示幼儿作品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清洁工的录相。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录相看完了,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幼: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
幼:很脏,垃圾很多
2.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3.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4.展示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五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和学习的兴趣。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脸谱
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六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成功,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2、幼儿感知音乐结构和情绪,学习模仿猫的各种动态,根据音乐情绪变化创编猫的不同舞蹈动作。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培养观察力、模仿力、表现力、创造力及协作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拍摄猫的日常活动、《猫》剧的乐曲磁带及vcd、半成品材料、颜料、剪刀等,活动场地,让孩子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猫的不同动态。
活动过程:
1、小老鼠律动进场,导入主题。
2、倾听、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结构。
(1)请幼儿完整的倾听、欣赏音乐,感受乐曲和音乐的特性。
(2)提问:欣赏了这段音乐,你们感觉小猫都在做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表达。
(3)谈话:生活中的猫。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小猫吗?小猫是什么样子的?
3、观看生活中猫的录相并模仿猫的各种动态
4、分段欣赏,并说出每段乐曲的情绪及表现的情景,尝试创编舞蹈动作将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来。
一段:宁静舒缓的音乐(幼儿可以模范小猫在地上睡、有的绻在一团睡、有的三三俩俩睡在一起,伸着懒腰,打着哈欠……。)
二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幼儿可以模仿小猫在整理毛发,在散步,在玩耍捕蝴蝶……)
三段:激烈的音乐(幼儿可以模仿小猫抓老鼠,欢乐的舞蹈……)
5、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一遍,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6、欣赏音乐剧《猫》剧片段,启发诱导幼儿丰富完善自己的表演。
7、幼儿利用半成品材料及颜料把自己和同伴装扮成可爱的猫,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协作能力。
8、幼儿装扮好后,随乐曲完整的表演,自由结束。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各领域相互渗透,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环环相扣。乐曲形象鲜明,活动时教师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到孩子中。关注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模仿能力等,并激发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他们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活动中孩子们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完成各种动作并相互装扮成形态各异的猫,使孩子们体验到互相帮助的快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是孩子们的第一个兴奋点,孩子们一听到这首乐曲便蠢蠢欲动。现实生活中小猫的录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兴奋点,当看到猫的录象时孩子们都很兴奋,情不自禁的学起了小猫们有趣的动作在轻松的环境里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模仿能力等。著名歌剧《猫》是孩子们的第三个兴奋点,整个片段放下来,孩子们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专心的欣赏着那迷人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动作使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美并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经验。相互装扮及化妆表演是孩子们第四个兴奋点,孩子们利用半成品材料大胆的制作、勾画出心目中可爱的小猫形象,使幼儿进一步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从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协作能力及动手能力。
整个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大量自由表现的机会,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情绪,并且不断高涨。教师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并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不足之处在于猫的生活片段还应更加丰富,使孩子们对猫有更多的了解。在表演过程中还可多鼓励幼儿不断美化自己的创编动作,使动作更舞蹈化。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画面的纯朴、真实、感知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温暖的亲情。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3、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创造性的表达对妈妈的浓浓的爱。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母与子》挂图
2、准备各种母与子图片,包括动物图片。
3、李老师和儿子从出生到生日的各种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二、基本部分
2、请幼儿根据画面讲一个故事。
3、观看李老师怀孕到生子,以及孩子妈妈长大的生活照。边提问边看。
4、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讲述2-3个小朋友,请小朋友欣赏老师准备的各种母与子的生活照片。通过欣赏再讲述。
5、请幼儿分组讲述自己的故事。
6、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送给妈妈一句话做些什么?
【结束部分】
幼儿一起欣赏关于动物母与子的图片,植物的,(向日葵)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爱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大家点评:
1、整体结构好,由名画导入身边的故事。
2、老师具有亲和力,应变能力强。
3、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
4、导入好,润物细无声。
5、老师上课的的提示语言好。
6、老师准备的各种图片很精彩。
7、添加小朋友和妈妈的生活照更好。
8、图片名字可以多样化,如:妈妈我爱你
【活动反思】
1.活动环节设计符合幼儿学习心理学的特征。活动开始首先出示挂图《母与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画面内容和蕴含的情感。鼓励幼儿说说画面中都有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在干什么?画面中是一个什么地方?然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欣赏画面的感受,尝试将画面变成故事,充分理解画面所表达的生活情趣及妈妈和孩子之间温暖的情感。这样孩子们能比较好的投入到活动中来,对于作品的内容和寓意理解的比较好。
2.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设计问题。在经过了上面的环节后,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作品的名称为什么定为《母与子》?你联想到什么?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故事。提问:妈妈是怎样为你吃饭的?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妈妈平时是一个怎样的妈妈?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做什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能够较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3.活动延伸不是太充分。活动设计的延伸部分是请幼儿将自己与妈妈“爱的故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幼儿在幼儿园绘画,而是把这一环节带到家中进行,对于孩子的绘画效果没有掌握。
总的来说,活动效果不错,所以对于幼儿来讲进行合适的美术欣赏活动,对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表现美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尽量安排此类的活动,让幼儿有更广泛的美术体验!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八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笔尖蘸色表现球体以及中锋勾线的简单技法。
2、基本掌握握笔的正确方法,会用笔蘸色、蘸水、掭笔。
3、建立良好的中国画活动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曾观察过红樱桃的外形,品尝过樱桃的味道。
2、已使用过中国绘画工具尝试作画。
3、樱桃若干,生宣或毛边纸若干,大白云笔和筋笔人手各一支,调色盘,曙红色颜料、墨汁若干,废旧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建立中国画活动常规。
1、引导幼儿观察桌面的物品,让幼儿发现今天所要进行的活动是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中国画的绘画工具,讨论:“画中国画应该注意什么?”
(分析: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画活动的常规要求。比如:作画时要小心,别把调色盘碰翻;别把颜料或墨弄到身上;笔、调色盘、洗笔罐要放在指定的地方;刚画好的画不要马上拿起来以及注意正确地握笔方法等等。)
二、教师示范画红樱桃,让幼儿学习笔尖蘸色画球体以及中锋勾果柄、点果脐等简单技法。
2、教师示范画一、两个红樱桃,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老师是怎样画的?
3、教师帮助幼儿总结观察结果。
用大白云笔蘸水掭一下——用笔尖蘸色按两下——画左半边圆再画右半边圆——用叶筋笔中锋勾柄及脐。
(分析教师边讲解边分部再次示范。重点是蘸色后画圆及中锋勾线、点的方法,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教师的握笔姿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练习握笔的正确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落笔,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个别指导蘸色、掭笔,辅导画圆以及柄勾柄。
3、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以及遵守活动的其他常规要求。
四、评价活动。
1、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3、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画了自己的第一幅中国画,感觉怎么样?希望你们以后能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活动反思
这位老师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的即使评价在潜移默化中肯定和宣传了正确的小小组学习方法,这种评价的过程,比单一的说教要有用适切得多。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存在着如下弊端:
3、单调不丰满。评价语言及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艺术性,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认识到这一点后,于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便会时刻注意到自己即时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比如在这堂课上,我是这么做的:对于小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明确人人积极参与的小小组给与当场表扬;深入小小组指导学生之间互动评价;在交流时,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运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语调动作来肯定宣扬,如:多棒的问题!你怎么那么聪明!老师都佩服你了!快快给点掌声啊……即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即时评价始终伴随着课堂教学。我想作为老师,重视学会合理正确的运用即使评价是非常必须的。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九
秋天的草地上,狗、老虎、河马、斑马、袋鼠、狮子、兔子……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朋友正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简洁而略带夸张的动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每一种动物的典型特征。作者对绘本的很多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每次翻页都是让孩子来猜猜“谁藏起来了?”、“谁转过身去了?”……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手工画令人赞叹。动物们轮流躲藏着、变换着各种不同姿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动物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其中的9个动物,通过快乐的游戏,让孩子们不仅认识可爱的动物,并且在一次次的“捉迷藏”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记忆能力,对各种动物之间的不同特征也会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清楚地表达。
2、引导幼儿通过纵横序列初步感知方位,能说出动物的具体位置,培养幼儿空间概念。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感知序列。
活动难点:利用纵横坐标感知空间概念。
一、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这是什么地方?(秋天的草地)秋天的草地真漂亮!小动物们也排着队来了,瞧,来了几个动物?你能说说它们是谁吗?(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2、小动物排成几排?(2排),我们用数字来表示。
4、用例如“头上有花的小动物是谁?”这样的话来说。
二、游戏一
1、小动物要和小朋友做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
2、小动物们躲起来了,小朋友闭上眼睛。哎,谁躲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
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看出来。
三、通过纵横序列认识房间号
1、小动物们在草地上玩得真开心,现在它们还想到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
2、(出示课件)看,小动物的家有几层?(三层)最高的是几楼?最低的是几楼?中间呢?(在白板上写出楼层号)看,一楼有几个房间?哪间是第一间?(老师写上房间号)
2楼的第一个房间叫什么?第二个房间是几零几?第三个呢?谁能说出3楼的房间号?
4、现在我们来做个“我说动物你说房间号”的游戏,反之,我说房间号,你说动物。
四、游戏二
河马住在哪个房间?你能用“几零几的谁藏起来了”这样的话来说吗?
2、一个动物藏起来你能找到,多藏几个你能找出来吗?
3、这次是谁躲起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们住在几零几房间?
4、小朋友真厉害,都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找出来。
五、幼儿操作
1、这儿也有楼房,还有9个动物的图片,请你把动物送回它们的房间好吗?
2、结合课件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都回到自己房间了吗?(检查操作结果)啊,小朋友真能干!小动物谢谢你们。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玩了捉迷藏的游戏,老师的书上还有好多动物在玩捉迷藏呢,走,和老师一起去找找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水平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捉迷藏》的意境美,能用完整的语言说:“x色躲在xx里”,并能进行仿编。
2、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口语能力。
3、感受颜色无处不在,体验与颜色共同游戏的乐趣。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获取水蜡分离的经验。
2、运用已有经验,尝试制作蜡染手帕。
3、体验和分享成果的快乐!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白蜡笔图案的小纸条及空白小纸条每人一份。正方形宣纸、报纸每人一张。图钉、万通板一块。
2、白蜡笔、白粉笔每人一支,夹子每人两只放于盘中,纯蓝墨水、盆、小奖花、抹布六份。
3、课前幼儿有过印窗花花纹的经验。
4、蓝印花布成品若干、蓝印花布制作流程录象。
【活动过程】
一、通过实验,获取水蜡分离的经验。
1、小朋友,想知道夹子上的小纸条上有什么秘密吗?那好,请你们仔细看看吧!
问:你发现了什么?(有一朵花)
2、要是我让这样一张纸条到颜料里躺一会儿,小纸条和小白花会有什么变化呢?
(1)纸条变成什么颜色了?(蓝色)这些白花呢?(还是白色、好象更白了)
(2)猜猜这些白花是用盘子里哪种笔画上去的?(粉笔、蜡笔)
3、到底是什么笔呢?请你再拿一张小纸条,用你猜的那支笔,在纸条上画一个简单的图案,画好后,让小纸条到颜料里躺一会儿,你就明白了。
你是用什么笔画的?(粉笔、蜡笔)染过后你画的图案怎样了?(粉笔:染过后画的图案没有了纸全变蓝了。蜡笔:染过后纸变蓝了,白色的花纹好象显得更白了)
小结:原来,白蜡笔画过的地方染不上颜色,可以留下白色的花纹。
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个本领,心里感觉怎样吗?(高兴、开心、快乐)
二、运用已有经验,尝试制作蜡染手帕。
1、呀!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子)
2、对了,小兔是手帕商店的经理,它得知你们有这样一个本领,想请你们帮忙,帮它把这些白手帕制作成一块蓝底白花的小手帕,想想,你会用什么办法制作出一块蓝色底白色花纹的手帕呢?(用白蜡笔在上面画一个图案,然后在蓝色的颜料里染一染。)
3、这是一个好办法,那么你们还有什么其它办法吗?想一想,能不能用盘子里的东西为小兔再想个好办法呢?(可以用印窗花的方法来设计花纹。)
4、那行,就用你们自己想的办法,帮小兔制作一块蓝底白花的手帕吧!
提醒幼儿:纸不能移动,每个镂空的地方都要用蜡笔涂满。比一比,谁的手帕最漂亮!
三、展示讲评,体验和分享成果的快乐!
1、哇!这么多美丽的手帕,你们真能干,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吧!
2、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的小奖花呢!请你们每人拿一朵,然后贴在你最喜欢的小手帕的下面。
3、哇!这块小手帕得了这么多的奖,是谁送给它的,为什么?(因为他的图案很美、他的图案是对程的、他是自己动脑筋画出来的,和别人不一样)
四、延伸活动:扩展经验,激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这些蓝底白花手帕真漂亮,那么,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种蓝底白花的布,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蓝印花布,今天老师把蓝印花布做成的东西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欣赏蓝印花布成品,感受蓝印花布的美丽。
3、(那么生活中的这些蓝印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和我们做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看录象,感知蓝印花布制作的简单流程。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蜡染方法及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图稿,有计划地选择材料进行蜡染,注重培养幼儿在蜡染活动中的有意性和计划性。
为了帮助幼儿解决按照图稿选择材料、在相应的位置匹配蜡染方法的困难,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了几块手帕引导幼儿欣赏、匹配蜡染方法;然后过渡到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稿讨论在手帕的什么位置运用什么方法来扎染,进一步明确图稿与作品的关系: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设计与蜡染,体验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层层递进,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在材料方面,教师不仅提供了皮筋、各种珠子及小玩具等,还提供了封口带、细铜丝等一些用于扎的替代物,以便幼儿根据需要使用。
虽然个别幼儿在设计图稿与蜡染方法的匹配方面还有些懵懂。但在实践中有了新的感悟与认识,如设计的“线条”图案就是扎一根皮筋所出现的图案等。在扎的过程中,细微的变化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蜡染的魅力。他们在拆开皮筋、展示作品时都能主动地和图稿对比,体验到了设计、制作的快乐。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刚接触一段音乐,我们总能静下来倾听,听后我们能辨别出音乐的一些特质,它是欢快的或者是优美的或者是悲伤的等等。在美术活动中,我觉得同样需要“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曾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欣赏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今天的活动中,我利用3分钟的时间,让孩子欣赏了海底世界的视频,孩子们通过欣赏,了解海底中有各种各样的鱼,如热带鱼、鲨鱼、鲸鱼、金鱼、剑鱼、比目鱼、珍珠鱼、带鱼、五色鱼等,知道每一种鱼都有自己的特征,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圆有的细长,有的身上有刺,有的有美丽的花纹,还有的鱼会变色,甚至连游泳的方式也不一样。在课前,我本来以为孩子不太了解那么多的鱼类,但是在活动中,我还是为现代孩子所掌握的知识而折服。
从今天孩子们呈现的作品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前的大量准备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课前三分钟欣赏”,让孩子试着欣赏美术活动中的动物、人数、建筑物以及画家的作品,欣赏之后说说你想怎么画,你想在画中表达什么等,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1、教幼儿学习用彩绳进行绕贴作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增强幼儿相互间的协作意识。
彩条若干、胶水、白纸每幼儿一份,小篓子每组一个,抹布每组2—3块、范画2副。
1、你们知道这两幅漂亮的画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彩绳)
2、大家想不想也学着用彩绳来做一副漂亮的画呢?
让两位幼儿各拉住彩条的一端,向相反的方向扭动后拉直即成。
1、首先,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勒出自己想象绕贴物体的轮廓(尽量大大些、简单些)
2、讲解绕贴的两种方法
1)、圆形物:将彩绳一头牢牢粘贴在圆心,然后用手按住,由内向外一圈一圈地进行绕贴。
2)、三角形物:将彩绳一头粘贴在三角形的顶点处,然后由外向内进行绕贴,每个角都必须按紧。
1、要求幼儿绕贴时尽量平整,注意保持作品及桌面的整洁。
2、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想象。
3、对个别幼儿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
对想象丰富,作品清洁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特别对构思、新颖的幼儿给予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