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是进行贸易吗?

历史趣闻 2024-12-06 10:09: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郑和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七下西洋,固然是带着“欲耀兵外域,示中国富强”的政治使命,但同样带有与西洋诸国进行贸易的经济目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郑和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向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是:郑和七下西洋,固然是带着“欲耀兵外域,示中国富强”的政治使命,但同样带有与西洋诸国进行贸易的经济目的。这些船,在当时被称为“宝船”,是去取宝的。而且从设计上看,不是战船,而是庞大的贸易船。

  郑和船队不仅贩卖瓷器到国外换回宝石、香料、药材、木料等,还允许船员自己进行买卖。由于利润可观,许多东南亚国家的商人们也跟着郑和的船队做生意。有资料记载,郑和船队到印度时已有八百艘之多。

  郑和船队下西洋固然是以赚钱为目的的,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贸易赚钱是一个贱买贵卖的过程,郑和远航船队在海外大肆采购珍宝物资毋庸置疑,但是回到国内,却并没有任何售卖记录。不出售,如何获得利润,如何赚钱?这能算以赚钱为目的的官营远洋贸易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那么郑和船队采购那么多珍宝货物干什么用,这些货物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皇帝的内库。宣德九年,由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大量采购,加上历年西洋藩国的贡品,内库中苏木、胡椒堆积如山,为了解决无钱给官员发俸禄的问题,就用内库中的苏木、胡椒折俸,发给官员。一斤胡椒抵100贯钞,抵折五石官俸,一斤苏木抵50贯钞。

  到这里,一切就都明白了,郑和船队在西洋的大规模采购活动,根本不是为了运回国内出售赚钱,而是典型的皇家内府采办,也就是去西洋低价淘点珍宝特产供皇室使用。

  因为郑和船队除了外交目的之外,就是为皇家内库服务,远航花费不菲,却不能给国家财政带来实际收益,再加上随船前来的贡使团规模越来越大,携带贡物商品越来越多,朝廷还得高价赏赐。六部文官自然认为此举靡费国帑,力主取消。

  最终,“英宗立,罢诸处采买及造下西洋船木,诸冗费多敕省”。大明王朝始终没有商品经济意识,郑和下西洋不为赚钱,只为采购奢侈品。这种航海活动自然难以长久,更不会把中国带向富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5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