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一统的强悍王朝,同时也出现过许多次诸侯割据各自为战的时期。而一提到三国鼎立,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东汉末年之后的吴、蜀、魏三国鼎立时期。但除此之外,在隋朝与唐朝更替之间,也出现过一段短暂的“三国”鼎立的时期。
那就是以李渊为首的唐、王世充为首的郑以及以窦建德为首的夏这三个国家各自占据关中、河南、河北而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而今天的主角,就是最后的这位听起来有些耳熟的名字——窦建德。
公元573年,窦建德出生于中原河北,其家族世代躬耕于田,在家庭长辈的教育和影响下,窦建德十分理解百姓悲苦,也养成了仁爱忠实的品质。曾经在村里有个人的双亲走了,但是他自己却因为人微财寡无法将爹娘安葬。
听到这个消息的窦建德立刻放下手里的锄头,去帮助这个乡民置办各种丧事物件,让两个老人能够得到安葬。正因为窦建德这份助人为乐,因此十分受相亲们的喜爱和敬重。他父亲过世时,乡里乡民一共有上千人来送行,凡是有送礼的,窦建德都立即拒绝分毫未取。
611年时,隋炀帝在河北四处征兵,欲图北上征伐高丽。而身强体壮武艺不凡的窦建德就被任命成为二百人长。当时山东发了水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缴纳赋税,又要应征兵令前往战场,弄得许多人家破人亡。
而随军征兵的窦建德见到这一幕幕悲剧,心里十分愤慨。没多久,他就落草为寇,召集了几百人,干起了梁山好汉的勾当。后来郡里杀了他的家人,窦建德愤怒不已,当时高士达已有兵力上千,窦建德便带着二百余人投高士达而去。
此后,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的队伍就发展到了上万人。但窦建德却从未私吞过任何一点劫来的钱财,反而将之全部分发给了士卒和百姓。因此,窦建德的威名日盛,为万人簇拥。
公元616年,高士达将兵权禅让于窦建德。第一次真正领兵打仗的窦建德就大败隋将郭绚,并征缴战马一千多匹。此后,窦建德又连战连胜,先后大败隋朝太仆卿杨义臣和右翊卫将军薛世雄。
再加上当时其他起义军都是见到隋臣便杀,只有窦建德以礼相待,因此,许多隋朝臣民都归顺于窦建德麾下,忠心不二。公元618年,为还百姓江山和平,窦建德占据了河北地方,并自立夏朝,成为皇帝。
之后,虽然当时还有其他诸侯割据,但以此三国国力最强,在中原分庭抗礼,也形成了一个“小三国”。而三国之间,以唐国国力最强。公元620年,唐国秦王李世民进犯郑国,窦建德知道如若郑国被灭,以夏国之力定然无法与唐国抗衡,故而开始援郑攻唐。
可惜后来窦建德未进忠言,与秦王李世民发生正面冲突,窦建德大败,逃到牛口渚,被唐军活捉。公元621年,窦建德被李世民押解到长安,最终被斩首,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窦建德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一生,出身低微,但成为一国之君,战场上连战连胜,败绩很少,对待士卒百姓又以礼相待,常自掏腰包接济乡民,受到天下百姓拥戴。而且窦建德也有勇有谋,在迎战杨义臣时即是以诈降之计获取的胜利。
窦建德无论从武艺、民望、治军、治国还是谋略都并不逊色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甚至还犹有过之。唯一不及李渊的,就是窦建德身边缺少忠良,众口铄金之下,窦建德才听信谗言,被李世民活捉。
若是窦建德未死,而是从李世民手中逃脱,吸取到教训的窦建德必然整肃朝堂,用人唯贤,届时,最后的胜利究竟是李氏唐朝还是窦家天下,真是犹未可知。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但窦建德善待他人的品格却十分觉得我们学习。
窦建德死后,百姓皆痛哭流涕,为了纪念这位仁慈爱民的皇帝,各地都开始修建祭奠窦建德的庙宇,而这些古庙也流传至今,仿佛在诉说着这位英豪热烈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