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历史 周朝历史 唐朝历史 商朝历史 南朝历史 汉朝历史 元朝历史 隋朝历史 宋朝历史 晋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取消主题

成王败寇但后人为什么多是同情项羽看不起刘邦?

历史趣闻 2023-11-03 14:09:02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秦末汉初时期,刘邦和项羽领衔的“楚汉之战”决定着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该往那个方向走,是继续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还是走向大一统,最终的结果决定于当时项羽和刘邦之间对决的胜者。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

秦末汉初时期,刘邦和项羽领衔的“楚汉之战”决定着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该往那个方向走,是继续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还是走向大一统,最终的结果决定于当时项羽和刘邦之间对决的胜者。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了,那就是项羽不敌刘邦,垓下之战后,项羽兵败,被刘邦的军队逼至乌江,项羽选择自刎来结束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

关于这场“楚汉之争”,许多人对项羽的遭遇是同情的,原因在于项羽身上有着一股“英豪之气”,像敢作敢当的大丈夫,而相比较之下,刘邦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一位“无赖”,那么为何豪侠项羽敌不过痞子刘邦呢?难道正直之辈总是不敌小人吗?

其实仔细分析当时的历史,不难发现,项羽的自我人格魅力很高,但是他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很明显,而且项羽的性情多疑,身边的人不信任,但是对于对手又太过仁慈,在先前的“鸿门宴”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而刘邦,在那个乱世,他的行事作风更容易获得胜利,相比较而言,项羽更像是一位军事统领,而刘邦更像是一位老道的政治家,军事统领擅长攻城拔寨,而政治家最擅长的便是“笼络人心”。

项羽连身边最为亲近的范增都难以完全信任,而刘邦却能够将“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牢牢的笼络在自己身边,这就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同时也能最好的解释为何项羽最终落败。

虽然历史是“成王败寇”的,但是对于项羽,后人更多的是给予了他同情,若是项羽能够懂得一点拉拢人心的秘诀,“楚汉之争”的结果尚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蜀ICP备2021023069号 Copyright © 2021-2023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
分享